[发明专利]一种提前开门模块以及电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4924.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余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张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通道 开门 门锁 封门 短接 电梯控制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 安全回路 电梯系统 信号有效 时序 输出 校验 并联 门区 预设 电梯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前开门模块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所述提前开门模块包括多条控制通道以及一条封门路径,所述封门路径与安全回路中的门锁并联,每一所述控制通道用于在电梯速度位于预设范围内且门区信号有效时输出门锁短接信号,所述封门路径在所有的控制通道输出门锁短接信号时将所述门锁短接以实现提前开门,从而使电梯系统开门效率达到最高,并且本发明中采用多条控制通道同时控制提前开门,任何一条控制通道出现问题均不能开门,因此实现了互为校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发明控制通道中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时序简单,电路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前开门模块以及电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中提前开门模块具有提前开门功能,图1展示了一种现有的提前开门模块的实现方案。图1中的提前开门方案是,采用纯机械开关结构,提前开门的功能通过安全继电器互锁实现,这种方案存在可靠性低的问题。另外,图1的方案还存在虽安全继电器成本高,控制时序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可靠性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前开门模块以及电梯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提前开门模块,用于电梯系统,所述提前开门模块包括多条控制通道以及封门路径,所述封门路径与安全回路中的门锁并联,每一所述控制通道用于在电梯速度位于预设范围内且门区信号有效时输出门锁短接信号,所述封门路径在所有的控制通道输出门锁短接信号时将所述门锁短接以实现提前开门。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所述封门路径包括串接的多个可控开关,所述多个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多条控制通道分别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可控开关用于在接收到相应的控制通道输出的门锁短接信号时,从关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所述可控开关包括继电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每一所述控制通道中包括一可编程控制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所述门区信号包括上平层信号和下平层信号;每一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有效的上平层信号和有效的下平层信号时,输出有效的反馈信号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在接收到所有可编程控制器的有效的反馈信号且判断电梯速度位于预设范围内时,输出封门信号给各个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每一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封门信号时输出门锁短接信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每一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包括上平层信号输入端、下平层信号输入端、封门信号输入端,所有的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上平层信号输入端共接、下平层信号输入端共接、封门信号输入端共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还包括:
第一隔离模块,与所有的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上平层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一隔离模块用于外接安装在轿门上的上平层传感器并接收所述上平层传感器输出的上平层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第二隔离模块,与所有的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下平层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二隔离模块用于外接安装在轿门上的下平层传感器并接收所述下平层传感器输出的下平层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第三隔离模块,与所有的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封门信号输入端同时连接,同时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三隔离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板下发的封门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所有的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之间采用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通信,且任一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第四隔离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板,并在所述上平层信号和下平层信号均有效时上传有效的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板。
在本发明所述的提前开门模块中,还包括用于给整个提前开门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曳引机
- 下一篇:主井底堆煤保护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