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的单相无功补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5783.8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刚;李磊;陆佳炜;李广强;李福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开关管 浮动电容 反向并联二极管 小功率变压器 单相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电容器 输出滤波器 输入滤波器 变换器 三电平交-交变换器 无功补偿电流 模块化制造 补偿电流 电容电压 电压应力 高次谐波 输出滤波 输入电压 双向流动 顺次连接 体积小 减小 滤除 箝位 | ||
1.一种基于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的单相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输入滤波器、小功率变压器、浮动电容、八个带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输出滤波器和无功补偿电容器,其中小功率变压器、浮动电容、八个带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构成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具体如下:
输入滤波器用于滤除补偿电流中的高次谐波成分;
小功率变压器用于箝位浮动电容电压,使电容电压保持在输入电压的一半;
浮动电容用于减小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
带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用于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
输出滤波器用于实现输出滤波;
无功补偿电容器用于产生无功补偿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的单相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带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组成4个双向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的单相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带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互补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的单相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感(Li)和第一电容(Ci);所述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包括小功率变压器(Tr)、第一IGBT管(S1)、第二IGBT管(S2)、第三IGBT管(S3)、第四IGBT管(S4)、第五IGBT管(S5)、第六IGBT管(S6)、第七IGBT管(S7)、第八IGBT管(S8)、第三电容(Cfly),其中第三电容(Cfly)为浮动电容;所述输出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Lf)和第二电容(Cf);所述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第四电容(Co);
所述第一电感(Li)的一端连接到单相电网侧的火线L上,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i)的一端和第一IGBT管(S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IGBT管(S2)的发射极与第一IGBT管(S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IGBT管(S2)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三IGBT管(S3)的集电极和第三电容(Cfly)的一端连接;第四IGBT管(S4)的发射极与第三IGBT管(S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IGBT管(S4)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二电感(Lf)的一端和第八IGBT管(S8)的集电极连接;第七IGBT管(S7)的发射极与第八IGBT管(S8)的发射极连接,第七IGBT管(S7)的集电极同时与第六IGBT管(S6)的集电极和第三电容(Cfly)的一端连接;第五IGBT管(S5)的发射极与第六IGBT管(S6)的发射极连接,第五IGBT管(S5)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i)的另一端和单相电网侧的零线N连接;第四电容(Co)的一端同时与第二电感(Lf)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f)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o)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f)的另一端和单相电网侧的零线N连接;小功率变压器(Tr)的原边绕组同名端与第一电容(Ci)的一端连接,非同名端与第一电容(Ci)的另一端连接;小功率变压器(Tr)的副边绕组同名端与第三电容(Cfly)的一端连接,非同名端与第三电容(Cfly)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uck型三电平交-交变换器的单相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Cfly)和第四电容(Co)为薄膜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57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