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6926.7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2;G06F1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 可视化模型 关联条件 属性字段 方法和装置 数据可视化 查询条件 直观 连接关系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可视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视化模型不直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获取查询条件;查询条件包括需可视化的各数据表的表名;以第一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各数据表的表名;获取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条件;根据关联条件,将各数据表的表名以第二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以第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条件;获取各数据表的属性字段并将属性字段以第四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对应表名处;形成可视化模型。由于可视化模型中的各表名、表名之间的连接关系、各表之间的关联条件以及表中的属性字段均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使得形成的可视化模型更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可视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视化技术以其展示的数据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数据的优势越来越到受到用户的青睐。现有技术中,可视化技术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获取待可视化数据;第二阶段为制作可视化模型,第三阶段为制作可视化报表。
现有技术在制作可视化模型的时候,通常是在可视化工具的配置面板上通过下一步的提示操作来实现,具体地为:选择数据源,选择数据源中各数据表;再确定数据表之间关联关系、各个数据表的关联条件,数据表的属性条件、数据表的度量以及数据表的筛选条件;进而制作出可视化模型。需要根据下一步的提示进行一步一步的配置,过程冗余;而且各步骤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制作者难以产生一个完整的可视化模型,造成对制作的可视化模型了解不够直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视化模型不直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包括:获取查询条件;所述查询条件包括需可视化的各数据表的表名;以第一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所述各数据表的表名;获取所述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条件;根据所述关联条件,将所述各数据表的表名以第二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以第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所述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条件;获取所述各数据表的属性字段并将所述属性字段以第四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对应表名处;形成可视化模型。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包括可视化的各数据表的表名,以第一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所述各数据表的表名;根据关联条件将各数据表的表名以第二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以第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所述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条件;并将所述属性字段以第四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对应表名处;由于形成的可视化模型中的各表名、表名之间的连接关系、各表之间的关联条件以及表中的属性字段均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使得形成的可视化模型更直观、且能即时的获取当前可视化模型的整体概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属性字段的筛选条件;将所述筛选条件以第五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所述属性字段处。
通过第五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属性字段的筛选条件,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出筛选条件。
可选地,所述形成可视化模型之后,还包括:接收属性字段的选定指令;以第六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所述选定指令选定的属性字段;所述选定指令选定的属性字段用于标识可视化报表的维度信息,所述可视化报表根据所述需可视化的各数据表生成。
通过以第六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选定指令选定的属性字段,简化了可视化模型制作的过程,且能直观的呈现出可视化报表中维度信息。
可选地,形成可视化模型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需要可视化的各数据表;从所述各数据表中获取所述选定指令选定的属性字段对应的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分成M个单元;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从M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提取任一个或任多个数据,形成离散数据;对所述离散数据进行渲染,形成所述可视化报表。
通过获取离散数据,对离散数据进行渲染,形成可视化报表。如此,可以使得形成的可视化报表既能满足前端的渲染能力,又可以准确的反应出数据集的整体特征,使得可视化报表更能真实的反应出数据集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6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