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补光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7703.2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姜鹏;王洪成;何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光 终端 屏幕 摄像头 前置 预设 终端接入 暗光 拍照 预览图像 终端确定 终端使用 终端通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幕补光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暗光环境下前置摄像头拍照进行屏幕补光时,补光范围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在通过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时,判断环境的亮度是否小于预设亮度值,若小于预设亮度值,则进行屏幕补光,第一终端在确定至少有一个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后,第一终端通知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由于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值时,第一终端进行屏幕补光,第一终端确定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入到第一终端后,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此时第一终端和接入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进行屏幕补光,则增大了补光面积,从而终端使用前置摄像头暗光环境下拍照时,能够增强照片清晰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幕补光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移动终端的拍照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用户购买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的拍照效果成为用户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都安装有前置摄像头,人们可以通过打开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
然而人们使用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暗光环境下,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太差。要想前置摄像头拍照效果好,则需要在暗光拍照环境下采用补光的措施进行拍照。所谓补光,就是将光线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现有的前置摄像头暗光环境拍照的补光方案有补光灯补光和屏幕补光。采用补光灯进行补光,由于补光灯是点光源,亮度略高,所以对人眼有一定的刺激,从而前置摄像头暗光环境下拍照的补光方式一般采用屏幕补光,屏幕补光,就是将屏幕亮度调亮,使屏幕的光线照射到被摄物体上。
目前对于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暗光拍照时采用屏幕补光的方法,存在补光范围有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补光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屏幕补光范围有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补光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在通过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时,若环境的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值,则进行屏幕补光;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后,通知接入的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
上述方法,第一终端在通过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时,判断环境的亮度是否小于预设亮度值,若小于预设亮度值,则进行屏幕补光,第一终端在确定至少有一个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后,第一终端通知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由于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值时,第一终端进行屏幕补光,第一终端确定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入到第一终端后,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此时第一终端和接入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进行屏幕补光,则增大了补光面积,从而终端使用前置摄像头拍照时,能够增强照片清晰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通知接入的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之前,第一终端根据环境的亮度和环境的色温,确定屏幕补光参数;第一终端通知接入的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确定的屏幕补光参数,以使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屏幕补光参数进行屏幕补光。
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环境亮度和环境色温,确定屏幕补光参数,屏幕补光参数确定后,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屏幕补光参数,使第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屏幕补光参数进行屏幕补光。第二进行屏幕补光,从而可以增大补光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环境的亮度和环境的色温确定屏幕补光参数;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环境的亮度和环境的色温确定屏幕补光参数,并根据接入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个数对确定的所述屏幕补光参数进行调整。
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屏幕补光参数,可以根据环境亮度和环境色温确定,也可以根据环境亮度和环境色温,以及接入第一终端的第二终端的个数确定。屏幕补光参数确定后,才能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进行屏幕补光,从而增加拍照时补光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7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