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7705.1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郑贸薰;洪嘉泽;张玮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发光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补偿电路和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发光控制电路耦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一系统高电压。第一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端用于接收一数据电压,第二端耦接于发光控制电路。第二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端用于接收一第一参考电压,第二端耦接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补偿电路耦接于发光控制电路、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二端,且用于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和一第二参考电压。有机发光二极管耦接于驱动晶体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像素电路,尤指一种能补偿临界电压和电源电压变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
背景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具有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度、低功率消耗以及高反应速率等众多优点。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通常具有一个驱动晶体管,用于提供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所需的驱动电流。然而,若驱动晶体管属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ow temperaturepoly-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驱动晶体管经常会因为制程而产生变异。例如,使用准分子激光退火(Excimer-Laser Annealing,ELA)法制作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时,会因激光功率不一致而导致不同像素间的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不尽相同。此外,若驱动晶体管属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morphous silicon thin-filmtransistor),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驱动晶体管会因为材质老化而导致临界电压上升。基于上述各种相关原因,在接收相同数据电压的情况下,位于不同像素的驱动晶体管所提供给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就会有所差异,进而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发光亮度不均匀。
另外,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会发生电源电压下降的情形,且不同位置的电源电压下降的程度也会不同。因此,电源电压的不一致亦为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发光亮度不均匀的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第一发光开关、第二发光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补偿开关、第二补偿开关、储存电容和有机发光二极管。该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该第一发光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发光控制信号,该第一端用于接收一系统高电压,该第二端耦接于一写入节点。该第二发光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发光控制信号,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系统高电压,该第二端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端用于接收一数据电压,该第二端耦接于该写入节点。该第二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端用于接收一第一参考电压,该第二端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该第一补偿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端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该第二端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二补偿开关,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端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二端用于接收一第二参考电压。该储存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耦接于该写入节点,该第二端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有机发光二极管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7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