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7829.X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叶钧皓;张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曾莺华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片 导光板 薄型导光结构 入光面 安装缝隙 接合区 薄型 供光 基板 模组 组装 光学产品 市场需求 组合固定 侧入式 反射层 光源组 穿设 迭合 反射 光源 交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薄型导光结构包含一导光板及一反射片,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反射片具有一安装缝隙及一接合区,且反射片的相对两面为反射层。导光板具有入光面的一侧穿设于安装缝隙,使反射片及导光板交错迭合设置。薄型导光结构与一光源组配使用时,反射片的接合区与光源的一基板相互组合固定,以使基板上的LED对应入光面设置,LED发出的光线即可经由反射片反射至入光面,而相对导光板形成侧入式光线,以有效利用LED光线并可进一步搭载尺寸更小的LED使用,提供更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光学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模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导光板为目前相当普遍的光学元件,其一般会搭配点光源使用,点光源的光线透过导光板导引形成均匀面光源,以作为供光模组应用至各种电子产品。供光模组可依据点光源相对导光板的设置位置大致区分为直下式与侧入式两种,直下式供光模组的导光板入光侧位于其底面,点光源对应设置于导光板底侧;侧入式供光模组的导光板入光侧则是位于导光板侧边,点光源即对应设置于导光板侧边,以相对导光板形成侧向入光。
随着科技演进,现今的电子产品如显示设备、发光键盘或灯具等渐朝轻薄化方向发展,为可有效缩减整体厚度,相对地供光模组也须尽可能地降低其所占厚度。直觉来说,影响供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最大因素即为导光板的厚度,所以,目前的开发与改良多朝降低导光板厚度的方向进行。然而,在导光板的厚度被有效降低,也就是使侧入式供光模组的导光板入光侧高度有效降低后,却衍生了搭配使用的点光源高度远超出导光板侧边的窘境。当设置于导光板侧边时,点光源高度会远超出导光板的入光侧高度,致使光线无法全数进入导光板内部而供导引使用,故衍生需在针对导光板入光侧进行改良的必要,例如在入光侧增设锥体结构(一般称之为Taper),以有效增大入光侧面积。而针对直下式供光模组,目前则无关于厚度较薄导光板的应用探讨。
为可解决供光模组的厚度需求问题,本发明人构思一种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希冀可有效且确实地降低供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点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侧边时,点光源高度会远超出导光板的入光侧高度,致使光线无法全数进入导光板内部而供导引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兼具极低厚度与极佳光学效能,以符合现今市场的光学产品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薄型导光结构,用于配合若干LED使用,且该些LED设于一基板,该薄型导光结构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
一反射片,具有一安装缝隙及一接合区,且该反射片的相对两面为反射层,该导光板具有该入光面的一侧穿设于该安装缝隙,使该反射片及该导光板呈交错迭合设置,该接合区则供与该基板组合固定,使该些LED对应该入光面设置;该些LED发出的光线可经由该反射片反射至该入光面,并相对该导光板形成侧入式光线,而于降低整体结构厚度同时保有极佳的光学导引效能。
较佳地,该反射片还具有二个预留缝隙,该安装缝隙的两端分别与该预留缝隙相互连通,以更利于导光板与反射片穿射组装。
较佳地,各该预留缝隙与该安装缝隙相互垂直设置,以提升组装效率。
较佳地,该导光板的厚度小于0.3mm,以更为确实地降低导光结构的厚度。
较佳地,该反射片具有一可视区及一过渡区,该可视区、该过渡区及该接合区自该反射片一侧朝另侧依序邻接设置,且该安装缝隙位于该过渡区内,以利于提升后续应用效能。由此,薄型导光结构进一步组设至如显示设备等电子产品时,透过预留的过渡区,使安装缝隙可为显示设备的边框组件所遮蔽,以免影响导光结构的供光效果或是用户视觉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7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