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9196.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张先;黄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线 复合纤维 六边形骨架 正六边形 纱线组 斜纹 复合面料 固定钢丝 靠背背部 靠背正面 编织 抗撕裂 外包层 坐垫 纬纱 抗撕裂性能 热塑性树脂 高铁座椅 结构中心 线缠绕 中空的 座椅套 高铁 经纱 用料 生产工艺 缝制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包括:靠背背部、靠背正面和坐垫;所述靠背背部、靠背正面和坐垫均由复合面料缝制制成,所述复合面料由经纱、纬纱和加强斜纹纱线组编织而成,所述加强斜纹纱线组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包括六个正六边形的纤维线单元、外表线和正六边形的固定钢丝管,所述纤维线单元包括圆形的纤维线和外包在纤维线表面的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由热塑性树脂制成,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六边形骨架结构中心为固定钢丝管;所述外表线缠绕在六边形骨架结构的外部。本发明将复合纤维编织成加强斜纹纱线组,其复合纤维用料较少,对整体的抗撕裂性能提成较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座椅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属于现代化的高速交通工具,是火车顶尖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可以大幅提高列车旅行速度从而提高火车运输效率。高速列车快捷舒适、平稳安全、节能环保,深受当代人们的欢迎,世界各国都大力支持用新型高速列车来满足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但是高速列车中座椅套经各类人员使用,容易发生撕裂而导致破损。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742376.6的《座椅套》专利文献,其披露了一种座椅套,由椅垫套及椅背套制成,另个部件由弹性面料制成,其抗撕裂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解决了现有的高铁座椅套抗撕裂性能较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的高铁座椅套成品撕裂性能较差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包括:靠背背部、靠背正面和坐垫;所述靠背背部、靠背正面和坐垫均由复合面料缝制制成,所述复合面料由经纱、纬纱和加强斜纹纱线组编织而成,所述加强斜纹纱线组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包括六个正六边形的纤维线单元、外表线和正六边形的固定钢丝管,所述纤维线单元包括圆形的纤维线和外包在纤维线表面的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由热塑性树脂制成,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六边形骨架结构中心为固定钢丝管;所述外表线缠绕在六边形骨架结构的外部。本发明将复合纤维编织成加强斜纹纱线组,其复合纤维用料较少,对整体的抗撕裂性能提成较大,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并设置固定钢丝在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纤维线之间空隙,减少撕扭时因为纤维线的移动而产生的剪切力,避免了单根纤维线的绷断,固定钢丝增强整个复合纤维抗拉伸、抗撕裂的强度。更优的,热塑性树脂可采用使用热塑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其加热后将纤维线经入固定的模具可一次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纤维线为涤纶,所述加强斜纹纱线组包括与经纱呈45°的第一斜向纱线和与经纱呈-45°的第二斜向纱线;所述第一斜向纱线和第二斜向纱线交替首尾相连形成由内向外发散的多边形的螺旋线组。对织物撕破时的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织物;在撕裂时裂口处会形成一个纱线受力的三角区;采用内向外发散的多边形的螺旋线组,使得在纱线受力的三角区不同方向的撕扯,均会与经纱、纬纱或强斜纹纱线成一定角度,多个角度交织在一起的纱线将单一方向的撕扯力分散到不同方向的纱线上,降低了单个纱线的受力(撕扯力的分力)从而不容易断裂,提高了整体的抗撕扯强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钢丝管内设有剖面为圆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硅油。本发明设置固定钢丝管内设有圆形的空腔,使得固定钢丝管的弯曲性能更优,降低了缝制的难度,内侧硅油,减少了固定钢丝管弯折变形程度,而且硅油吸收了多次弯折后产生的热量,避免了多次弯折局部温度升高使得固定钢丝管更容易变形;进一步减少了固定钢丝管弯折变形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9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