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周期性石墨烯结构吸收特性的太赫兹开关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9340.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雨;黄铁军;刘濮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11360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多层石墨烯 吸收特性 输出波 方式切换开关 偏置电压调节 电子迁移率 共振吸收峰 可见光 共振吸收 开关功能 太赫兹波 有效长度 电调谐 输入波 频段 扩宽 通断 带宽 能耗 微波 吸收 应用 | ||
1.一种基于周期性石墨烯结构吸收特性的太赫兹开关,所述太赫兹开关包括:多层石墨烯阵列以及绝缘介质层;其中,所述多层石墨烯阵列之间互相平行;每相邻的两层石墨烯阵列之间设置绝缘介质层,石墨烯阵列贴在绝缘介质层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每一层石墨烯阵列包括多个石墨烯单元,多个石墨烯单元排列成具有周期性的二维结构;各层石墨烯阵列的石墨烯单元具有不同的有效长度;电磁波垂直输入至多层石墨烯阵列,依次经过多层石墨烯阵列和绝缘介质层后垂直输出;在绝缘介质层的最外层的两个表面施加垂直的偏置电压;石墨烯阵列的共振吸收频率fr反比于石墨烯单元的有效长度L的开方,由于各层石墨烯阵列的石墨烯单元具有不同的有效长度,从而各层石墨烯阵列具有不同的共振吸收峰,多层石墨烯阵列叠加得到多个不同频率的共振峰,从而获得更宽的吸收带宽;并且,共振吸收频率fr正比于石墨烯单元的化学势μc的开方,通过改变偏置电压改变石墨烯单元的化学势,进而调节石墨烯阵列的共振吸收频率,从而控制相应频率的输入电磁波的通断,实现开关功能;有效长度对于圆形的石墨烯单元,是指石墨烯单元的直径,对于多边形的石墨烯单元,是指石墨烯单元的边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采用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和环烯烃聚合体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厚度为2~10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层石墨烯阵列中的石墨烯单元的厚度为0.6~2纳米,有效长度为1.5~3.5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层石墨烯阵列包括M×N个石墨烯单元,其中,M和N均为自然数且在50~100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改变偏置Vapp电压改变石墨烯的化学势μc,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εr为绝缘介质层的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e为电子电量,t为绝缘介质层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阵列的周期长度为3~30微米。
7.一种基于周期性石墨烯结构吸收特性的太赫兹开关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磁波垂直输入至多层石墨烯阵列,依次经过多层石墨烯阵列和绝缘介质层后垂直输出;
2)在绝缘介质层的最外层的两个表面施加垂直的偏置电压;
3)石墨烯阵列的共振吸收频率fr反比于石墨烯单元的有效长度L的开方,由于各层石墨烯阵列的石墨烯单元具有不同的有效长度,从而各层石墨烯阵列具有不同的共振吸收峰,多层石墨烯阵列叠加得到多个不同频率的共振峰,从而获得更宽的吸收带宽;
4)共振吸收频率fr正比于石墨烯单元的化学势μc的开方,通过改变偏置电压改变石墨烯单元的化学势,进而调节石墨烯阵列的共振吸收频率,从而控制输出的电磁波相应频率的通断,实现开关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通过改变偏置Vapp电压改变石墨烯的化学势μc,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εr为绝缘介质层的介电常数,0为真空介电常数,e为电子电量,t为绝缘介质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93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