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预测的水下传感网络中AUV移动数据收集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0515.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洁;沈松杰;江金芳;刘立;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H04B17/373 | 分类号: | H04B17/373;H04B17/364;H04B17/391;H04W24/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预测 水下 传感 网络 auv 移动 收集 算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预测的水下传感网络中AUV移动数据收集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AUV从sink节点获取整个网络节点部署情况,使用集中式算法初始化节点分簇;
集中式算法初始化节点分簇为基于邻居节点密度分簇,具体为:
1.1:AUV获取网络部署信息,计算每个节点其通信半径内邻居节点数;
1.2:按照邻居节点数量降序排列,选择具有最多邻居节点的节点作为簇头,其邻居节点作为簇成员,同时这些节点标记为已选;
1.3:将标记为已选的节点从其他节点邻居节点中删除,重复之前的步骤直到所有节点均被标记;
(2)AUV遍历初始化簇后,采集完成当前回合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同时更新初始化簇,将具有相同预测趋势的节点形成新簇;
节点形成新簇具体为:
2.1:节点感知数据,一个节点一次发送多个数据包给前来收集的AUV,AUV将数据按照6:2: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2.2:根据SVR公式,选择合适的核函数计算出相应的w向量和b向量,根据y=w·K(x)+b拟合出相应的曲线;其中,y表示预测值,K(x)表示核函数时间序列,w表示参数,b表示偏差,b包含在w的矩阵中即W=[w,b];
2.3:AUV将具有相同预测趋势的节点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簇,为避免规模过大导致的节点间通信,能耗等问题,设置参数Hop=n以控制簇规模,其中n表示节点跳数;
(3)AUV根据新的分簇情况重新遍历整个网络,并将预测模型转发给相应的簇节点,后续AUV不再遍历新建立的簇,而直接使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重新遍历整个网络,具体为:
3.1:AUV广播初始位置信息,簇头节点接收到这个信息后计算与AUV的距离,计算第i个簇与AUV初始距离:
其中(a,b,c)初始AUV位置坐标,(xi,yi,zi)为第i个簇位置坐标;
同时获取簇内总的数据量以及簇头节点的剩余能量,将这些信息存入控制消息包进行广播请求;
3.2:AUV接收到这些控制消息包,根据公式计算出请求簇的竞争系数,
计算竞争系数:
其中num表示num个簇,M是网络边界长度,F(i)表示第i个簇数据流量,而代表整个网络所有簇总数据流量E0节点初始能量,E(i)则是第i个簇剩余能量;α和χ系数;满足α>χ>(1-α-χ);
选择竞争系数最大的簇作为路径起始点,采用最短路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进行遍历,同时将预测模型转发给对应的簇节点,这一路径作为原始路径;
3.3:下一回合,AUV重新遍历所有未接收预测模型的簇进行数据收集,形成新的路径;
(4)获得预测模型的簇成员节点自行感知预测数据,如果感知与预测的误差大于设定的最大误差容忍,更新预测模型,并发送请求告知AUV;
更新预测模型具体为:
4.1:设置最大容忍误差阈值δ以及可调的时延敏感阈值γ;
4.2:节点计算感知到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平方误差和J,如果J∈[0,δ),默认不需要更新,反之,如果J∈[δ,+∞),必然更新;
4.3:计算整段时间序列数据平方误差和的同时,计算单个数据预测值的平方误差,若大于δ,将异常数据插入异常数据队列(EQ),如果size(EQ)>γ,则立即更新预测模型并通过发送请求信息告知AUV;
(5)AUV接收到预测更新请求将暂停当前运行轨迹,把请求簇作为停驻点重新规划数据收集路径,同时获取数据与更新后的预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预测的水下传感网络中AUV移动数据收集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为:
5.1:请求簇沿着原始路径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搜索AUV位置;
5.2:AUV一旦接收到某一方向的请求将暂停当前巡游,考虑请求簇以重新规划路径,同时在当前位置设置一个代理节点,一旦另一个方向的请求消息到达,将获得代理节点消息,从而丢包,不再继续搜寻,请求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05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