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金属基电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0971.X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霞;杨明忠;张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九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4 | 分类号: | H01H11/04;C22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材料 改性金属 基电 硼砂 制备 电触点材料 二硫化钼 基体表面 有效地 改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密实 制备技术领域 玻璃态物质 硝酸镍溶液 硝酸银溶液 表面电阻 电子材料 混合粉末 抗氧化性 屏蔽作用 无水乙醇 受热 促进剂 共沉积 抗氧化 硼元素 碳基体 酸奶 蔗糖 隔开 固着 填充 氧气 发酵 分解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金属基电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混合粉末为基体,改性搅拌粉末作为促进剂,并辅以无水乙醇等制备得到改性金属基电触点材料,首先采用共沉积法将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镍溶液混合形成微粒,使电触点材料表面电阻下降,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硼砂和二硫化钼进行改性,将其与蔗糖和酸奶共同发酵,有效地填充在基体内部孔隙中,使基体更加密实,硼砂和二硫化钼与碳基体形成较好的屏蔽作用,起到更好的抗氧化效果,硼砂在受热分解时,在基体表面形成玻璃态物质,隔开了氧气与基体的接触,使硼元素有效地固着在基体表面,进一步提高电触点材料的抗氧化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金属基电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工学技术的显著进展,电触点的使用范围覆盖了从电信电话和各种电子仪器的弱电领域到切断大电流的电器等强电领域。电工触点是各类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开关电器的关键材料,起着接通、分断和传输电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力、电信系统即家电控制等设备。
目前,电触点材料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几类:铜基触点材料、钨基触点材料、银基触点材料以及贵金属基弱电接点材料。理想的低压触点材料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良好的导电性能;2、合适的硬度;3、良好的加工和焊接性能;4、稳定的接触电阻;5、优良的抗电弧侵蚀性能。银基电接触材料由于其接触电阻低、抗熔焊能力强、耐磨损性能良好、抗电侵蚀能力强等特点得到快速发展,其中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是近10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可替代有毒的银氧化镉的新型环保型电接触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耐电弧侵蚀及抗熔焊性能,使用寿命长、使用电流范围广,因此能保证电器运行可靠性。但是传统银氧化物触点材料在使用中随着开断次数的增加接触电阻、温升增加,触点材料失效严重,且由于W、Ag等均属于贵金属,资源储量有限,采用该类贵金属作为原料使得触点材料的成本过于昂贵,不利于推广应用。铜基触头材料由于价格低廉、导电、导热性能与银相近,近年来已部分代替铜基触头,减少贵金属银的损耗。但是,由于铜触头材料极易氧化,生成具有低电阻率的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增大了触头元件的接触电阻,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导致触头材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现有的触点材料耐磨性能差而很难使用在滑动触点上。
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触点材料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见电触点材料中金属成分极易氧化,生成具有低电阻率的金属氧化物,增大了触头元件的接触电阻,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导致触头材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电触点材料耐磨性能差和导电性差,满足不了材料市场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改性金属基电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性金属基电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硼砂和二硫化钼混合搅拌,得到搅拌物,再将氧化锆球磨珠和搅拌物混合放入球磨机中,在转速为160~180r/min的条件下球磨后过80目筛,收集过筛搅拌粉末;
(2)将过筛搅拌粉末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继续向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5%的蔗糖和混合物质量0.3%的酸奶,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发酵,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即为改性搅拌粉末;
(3)将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混合溶液体积3%的碳酸钠溶液,继续混合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沉淀物;
(4)用去离子水冲洗混合沉淀物,冲洗后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沉淀物,继续将干燥沉淀物放入箱式电阻炉中煅烧,得到煅烧产物,最后将煅烧产物置于氢气还原炉中还原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出料,得到混合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九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九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0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