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接触事件的方法和具有检测接触事件的传感器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587.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T.尼曼;C.于尔根斯;P.富克斯;H.鲍姆格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拉胡克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30 | 分类号: | B60R25/30;B60R25/102;B60R25/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接触 事件 方法 具有 传感器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车辆外壳上的接触事件的方法和具有用于检测车辆外壳上的接触事件的传感器装置的车辆。在用于检测车辆外壳上的接触事件的方法中,其中,借助于固体声传感器来检测至少一个固体声信号,由评估装置来评估所检测的固体声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固体声传感器,对于本发明来说必要的设置是,所述固体声传感器中的每个经由固体声传导连接所述车辆外壳的区域相关联,评估装置被用于确定所述固体声传感器中的哪个已经相应地检测到固体声信号,从所述固体声传感器的关联得出关于所述车辆外壳的已经被接触的区域的结论,以及从所述车辆外壳的已经被接触的区域得出关于基础的接触的类型的结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车辆外壳上的接触事件的方法,其中借助于至少一个固体声传感器来检测至少一个固体声信号,由评估装置来评估所检测到的固体声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固体声传感器。本发明还涉及具有用于检测车辆外壳上的接触事件的传感器装置的车辆,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体声传感器,并且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具有与其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评估装置,以用于评估所检测到的固体声信号。
背景技术
用于检测接触事件的传感器系统被用于许多车辆中,特别是用于检测事故事件。这可借助于固体声传感器来实现,所述固体声传感器以固体声传导的方式连接到车辆的外壳。如果车辆外壳与外部物体接触,则在车辆外壳上产生固体声信号,所述固体声信号在车辆的外壳上传播。通过检测并评估固体声信号,能够由此确定在车辆的外壳上是否已经发生接触事件以及这是否已经导致了意外损伤。
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不存在容易的方式将如下两种情况进行区分:导致严重损伤的交通事故;以及例如在驻车操作期间引起的接触事件,其不引起损伤有或仅引起微弱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这样的方法,借助于该方法,可以容易地评估接触的类型。
该问题利用具有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以及具有专利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车辆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有利的实施例和进一步的发展。
在用于检测车辆外壳上的接触事件的方法中,其中,借助于至少一个固体声传感器来检测至少一个固体声信号,由评估装置来评估所检测的固体声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固体声传感器,对于本发明来说必要的设置是,所述固体声传感器均经由相应的固体声传导连接与车辆外壳的区域相关联;借助于所述评估装置来确定借助于所述固体声传感器中的哪个检测到了相应的固体声信号;从所述固体声传感器的关联得出所述车辆外壳的被接触的区域的结论;以及从所述车辆外壳的被接触的区域得出关于基础的(zugrundeliegenden)接触的类型结论。
固体声传感器被设置在车辆的外壳上的各个位置处。三个传感器例如可被设置在前部区域中,其中一个传感器设置在中央并且两个固体声传感器设置成位于两侧上。此外,固体声传感器可设置在挡泥板中以及在车门中。后部区域也可包括固体声传感器,其中例如两个传感器在侧面设置并且一个固体声传感器居中地设置在尾门(Heckklappe)中。两个另外的固体声传感器可被设置在车辆的顶蓬中。因此,每个固体声传感器具有与其相关联的车辆外壳的某些区域。如果外壳上的某些区域被接触,则这首先会被与其相关联的固体声传感器检测到。借助于评估装置,可以确定相应的被评估信号是由哪个固体声传感器检测到的。这允许确定固体声信号的源所位于的车辆外壳上的位置和/或车辆外壳上的区域。从固体声信号源的位置,可以得出关于损伤/接触类型的结论。例如,由故意破坏导致的接触事件或损伤会主要发生在车辆顶蓬、前引擎盖、尾门的区域中以及在车门的上部区域中。在驻车或其他微弱接触事件期间,保险杠和车门的下部区域通常容易受到接触。通过将固体声传感器与车辆外壳的不同区域相关联以及通过将不同接触类型与不同区域相关联,有可能容易地预测,所检测的固体声信号表明何种类型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拉胡克两合公司,未经赫拉胡克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