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路非交叠时钟的电荷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4380.X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宏;张成发;孙河山;熊涵风;赵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 |
代理公司: | 51232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交叠时钟信号 电荷泵电路 非交叠时钟 电荷泵 时钟输出信号 参考地电位 电荷泵单元 产生单元 多路 电平转换单元 电子电路技术 时钟控制信号 充电效率 电源电压 交替驱动 控制信号 输出电压 体效应 并联 泵升 减小 纹波 串通 充电 | ||
1.一种基于多路非交叠时钟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地电位产生单元(1)、电平转换单元(3)、四相非交叠时钟产生单元(4)和电荷泵单元(5),
所述参考地电位产生单元(1)用于产生参考地电位(VSSH),其电源电压为高电平(VDDH),其地电压为低电平(VSS);
所述电平转换单元(3)的控制信号为时钟控制信号(CLK),电源电压为高电平(VDDH),地电压为参考地电位(VSSH),用于产生时钟输出信号(CLK0);
所述四相非交叠时钟产生单元(4)的输入信号为所述时钟输出信号(CLK0),用于产生第一非交叠时钟信号(CLK1)、第二非交叠时钟信号(CLK2)、第三非交叠时钟信号(CLK3)和第四非交叠时钟信号(CLK4);
所述电荷泵单元(5)由两个一级电荷泵并联,其电源电压为高电平(VDDH),地电压为低电平(VSS),所述两个一级电荷泵用于将所述高电平(VDDH)泵升从而产生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其中一个一级电荷泵由所述第一非交叠时钟信号(CLK1)和第二非交叠时钟信号(CLK2)控制,另一个一级电荷泵由所述第三非交叠时钟信号(CLK3)和第四非交叠时钟信号(CLK4)控制;
所述电平转换单元(3)包括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五PMOS管(MP5)、第六PMOS管(MP6)、第七PMOS管(MP7)、第八PMOS管(MP8)和第九PMOS管(MP9),
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连接第二NMOS管(MN2)、第五PMOS管(MP5)和第八PMOS管(MP8)的栅极并作为所述电平转换单元(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钟控制信号(CLK),其漏极连接第五PMOS管(MP5)的漏极以及第三NMOS管(MN3)和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其源极连接第二NMOS管(MN2)和第三NMOS管(MN3)的源极并连接所述参考地电位(VSSH);
第六PMOS管(MP6)的栅极连接第三NMOS管(MN3)和第九PMOS管(MP9)的漏极并输出所述时钟输出信号(CLK0),其漏极连接第八PMOS管(MP8)的源极,其源极连接第五PMOS管(MP5)和第七PMOS管(MP7)的源极并连接所述高电平(VDDH);
第七PMOS管(MP7)的栅极连接第二NMOS管(MN2)和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其漏极连接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3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