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智能书写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程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4612.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峰;王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书写 卫星 测控 热电 耦合 仿真 程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书写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程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卫星测控子系统设计结果进行格式化描述;建立源代码书写决策树,根据所述决策树确定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的书写规则以及测控与力热电耦合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卫星测控子系统设计的格式化描述数据、所述书写规则和所述计算规则,完成对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的书写。本方法格式化描述的卫星测控子系统的设计结果,根据决策树确定的书写规则和计算规则,可以自动完成对多颗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的书写,能快速开展测控子系统耦合仿真研究,减少人的工作量,提高研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代码智能书写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智能书写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程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仿真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世界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的技术,具有可控性高、无破坏性、允许多次重复、受现实条件限制小等优势。仿真技术能提升产品的研制效率与质量,缩短研发周期。
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航天领域的发展,仿真技术为航天提供了有效地辅助。尤其近20多年,伴随计算机、可视化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融合,仿真技术在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获得了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设计等关键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航天产品数字化研制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
测控仿真是航天数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测控子系统系统是保证卫星安全飞行的重要系统。系统具备记录飞行数据的功能,是采集分析遥测数据、验证卫星在轨状态、控制卫星运行的重要手段。研究测控子系统与控制子系统、热控子系统、供电子系统耦合仿真,能在动态环境中真实评估测控子系统状态,为卫星设计与决策提供支持。对于不同卫星,都有与其对应的测控子系统,而针对多颗卫星时,都需要单独开发一套测控子系统,工作量大、周期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人工智能书写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程序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人工智能书写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程序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卫星测控子系统设计结果进行格式化描述;
建立源代码书写决策树,根据所述决策树确定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的书写规则以及测控与力热电耦合计算规则;
根据所述卫星测控子系统设计的格式化描述数据、所述书写规则和所述计算规则,完成对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的书写。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卫星测控子系统设计结果进行格式化描述,包括:
对测控子系统设计结果包含的部件名称、配置信息、通信链路和通道信息进行格式化描述;将格式化描述的数据保存到XML文件与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的书写规则,包括:
将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源代码分为动力学环境相关源代码与实体部件模型相关源代码;
通过拷贝插入的方式,完成对动力学环境相关源代码的书写;
根据XML文件与数据库保存的对测控子系统的部件名称、配置信息、通信链路和通道信息,完成对实体部件模型相关源代码的书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控与力热电耦合计算规则,包括:
测控子系统与控制子系统耦合的计算;
测控子系统与供电子系统耦合的计算;
测控子系统与热控子系统耦合的计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人工智能书写卫星测控与力热电耦合仿真程序装置,包括:
格式化模块,用于对卫星测控子系统设计结果进行格式化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