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5285.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贵;吴佳敏;李永上;高洁;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尘检测装置 红外接收管 相机镜头 单片机 红外发射管 调节器 电路结构 电压变化 实时检测 准直系统 镜头 发射端 接收端 滤光片 三极管 输出 检测 覆盖 | ||
1.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光调制与解调电路,所述红外光调制与解调电路包括用于控制红外光强度周期性变化的调制器、用于对解调后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并根据红外光强度变化幅度判断待测镜头(1)有无灰尘的解码器以及并联的红外发射支路和红外接收支路,所述红外发射支路包括串联的红外光发射器及发光强度调节器(9),所述调制器与红外发射支路相连,红外接收支路包括具有解调功能的红外光接收器,所述解码器与红外接收支路相连,红外光接收器的红外光接收端及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发射端与所述镜头(1)相对;
所述调制器包括发射端单片机(6),该发射端单片机(6)通过脉宽调制输出产生37~39KHz的方波脉冲;
所述发光强度调节器(9)选自电阻器R1,R1的阻值为330Ω~20K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单片机(6)与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支路上的用于控制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开闭的三极管(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选自红外发射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接收器包括电容器C、电阻器R2及具有解调功能的红外接收二极管,电容器C跨接在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的供电端和接地端之间,电阻器R2跨接在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的供电端及信号输出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C的电容为0.1μF~10μF,电阻器R2的阻值为>10K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镜头灰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红外光接收器采用对称布置的方式,红外光发射器与所述镜头(1)之间的红外光出光光路上设置有准直系统(2),红外光接收器与所述镜头(1)之间的红外光回光光路上设置有滤光系统,所述红外光调制与解调电路采用同一电源供电,并且所述红外发射支路和红外接收支路采用共地处理。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灰尘检测装置的镜头灰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对连续发射至待测镜头(1)的红外光信号进行调制,得到调制红外信号;
2)将经所述镜头(1)反射的调制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对电信号进行解调;
3)对解调后的电信号进行解码,若发现该电信号出现跳变,则判断所述镜头(1)被灰尘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灰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信号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至所述镜头(1),所述脉冲信号选自37~39KHz的方波脉冲,该脉冲信号通过控制红外发射二极管开闭实现调制;所述调制红外信号经所述镜头(1)反射后由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然后依次进行光电转换及解调,解调后的电压信号由单片机进行解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灰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前,利用与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串联的发光强度调节器对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强度进行调节,使所述解调后的电信号不受外界环境光干扰;以及,利用跨接在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的供电端及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电阻器R2对所述跳变的幅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52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