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6235.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0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7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具有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温阀,调温阀包括充注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通过在调温阀的端盖中设置热熔物,促使热动元件不与第一阀座相抵接,第一阀口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调温阀装入热管理系统中后,由于第一阀口处于打开状态,在充注润滑油的过程中,润滑油可以经由第一接口通道、第一阀口、第二接口通道流入热交换装置中,热管理系统的润滑油充注较为简单,并且在充注润滑油时还有对热交换装置及其连接管路进行检漏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温阀以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以润滑油润滑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其中包括变速箱油,变速箱油主要通过热管理系统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当变速箱油路的温度上升时,调温阀中的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调温阀中的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封住或通道流量下降,此时高温油通过调温阀进入热交换装置进行降温再流回变速箱。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开始凝固收缩,顶杆复位,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打开。
所以调温阀中连通热交换装置的通道是在润滑油处于高温状态下打开的,如果润滑油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该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而在向热管理系统充注润滑油时,为了使得一部分润滑油能够注入热交换装置,需要充注入高温润滑油使得一部分润滑油能够注入热交换装置,所以当前的变速箱油充注工艺较为复杂。如果充注的润滑油温度不够,润滑油将无法注入热交换装置,这样,会导致热管理系统的润滑油量不足,例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有一部分润滑油会停留于热交换装置及连接管路中,会导致变速箱中的润滑油量不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温阀,包括主阀体、端盖、热动元件和第一弹簧,所述主阀体设置有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和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设置有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有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部设置有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直接或者间接抵接,所述热动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直接或者间接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调温阀还设置有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座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三接口通道之间,
所述调温阀具有第一腔,所述调温阀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腔所对应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或者滑动配合,所述腔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热动元件包括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伸入所述端盖,所述阀杆伸入所述端盖部分的端部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或者固定或者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腔所对应的内壁与所述阀杆对应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一腔中设置有热熔物;
所述调温阀包括充注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充注状态时,所述热熔物位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腔所对应的的底壁之间,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热熔物相抵接,所述热熔物与所述第一腔的所对应的底壁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或者小开度打开;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充注状态时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调温阀还包括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端盖内还设置有轴套和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腔的内径,所述第二腔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密封圈一端与所述轴套相抵接,所述轴套与第一台阶部相抵接。
所述热动元件包括第一芯体部和本体部,当所述第一芯体部与所述第一阀座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芯体部并伸出所述本体部和第一芯体部外,所述阀杆包括大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部的内径,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本体部外和第一芯体部外,当所述调温阀处于所述充注状态时,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第一芯体部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6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检测气密性的三通阀
- 下一篇:一种油压脉冲式抽吸石油应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