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循环寿命的钛合金钝缺口疲劳强度损失系数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6383.7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聂宝华;陈东初;蒙宇;吕锦源;赵子华;张峥;孙海波;刘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6;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口疲劳 循环寿命 强度损失 缺口根部 钛合金 评估 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试验 强度评估 数学模型 经验性 判据 判定 估算 引入 | ||
1.一种基于循环寿命的钛合金钝缺口疲劳强度损失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光滑钛合金试件标记为试件1,采用超声疲劳方法对试件1进行超高周次疲劳试验,试验频率20kHz,获得试件1的疲劳强度-寿命数据,绘制试件1的疲劳Se-Ne曲线,并将此曲线标记为疲劳寿命曲线1,根据疲劳寿命曲线1得出试件1在109周次时的疲劳强度σe及试件1的疲劳极限值Se;
(2)将步骤(1)得出的试件1的σe值带入公式得出钛合金的本征尺寸am,△Kth为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Y为形状因子;
(3)取有缺口且缺口根部半径r≥1.5mm的钛合金试件并标记试件2,采用用超声疲劳方法对试件2进行超高周次疲劳试验,试验频率20kHz,获得试件2的疲劳强度-寿命数据,绘制试件2的疲劳Sn-Nf曲线,并将此曲线标记为疲劳寿命曲线2,根据疲劳寿命曲线2得出试件2的疲劳极限值Sn;
(4)将步骤(1)得出的Se及步骤(3)得出的Sn代入疲劳缺口损失系数计算公式Kf=Sn/Se,计算出试件2的疲劳缺口损失系数Kf;
(5)建立缺口敏感系数q与循环寿命Nf的模型:
其中,β为循环寿命因子并β=λ1+λ2logNf,
Kt为缺口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Nf为循环寿命,
λ1及λ2为模型拟合参数;
(6)通过步骤(5)估算不同钝缺口半径r、不同循环寿命Nf的钛合金疲劳强度损伤系数K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63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