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6819.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宇;韩绪林;张月成;赵继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3/00 | 分类号: | C07B43/00;C07C247/10;C07C303/40;C07C311/21;C07D317/58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位三氟 甲基 取代 氮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和过氧化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在25‑75温度下反应6‑12小时,经柱层析分离提纯,最后得到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其中,摩尔比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过氧化合物=0.1‑0.2:1:1.5‑2.5:2.5‑3.5:2.5‑3.5;溶剂用量为每毫摩尔的烯烃衍生物使用6~7毫升溶剂。本发明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叠氮化得到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氟甲基基团具有强吸电子性的能力,有亲脂性、疏水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向潜在的候选药物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可以明显地调节这些候选药物分子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能,含有三氟甲基的药物分子在制药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向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农药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基团,同样可以改变分子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含有三氟甲基的农药分子在农用化学领域也有重要应用。此外,三氟甲基还在材料学领域中一直有重要应用,测试表明,含三氟甲基的材料在各种极端条件下可以保持性能稳定。有机叠氮化合物同样是一类重用的有机合成砌块和合成中间体,可以发生多种的官能团转化,并且很多药物分子中同样含有叠氮基团。因此,开发向有机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和叠氮基团的新方法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传统的分步向有机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和叠氮基团的方法存在反应步骤繁琐,成键效率低的弊病,通过烯烃衍生双键双官能团化的方法在“一锅”反应中同时引入三氟甲基和叠氮基团具有步骤经济性的优势。而现有三氟甲基-叠氮双官能团化的方法,使用的是价格昂贵不易储存的Umemoto’s试剂和Togni试剂,叠氮源则多使用叠氮化钠这种高毒性易爆炸的金属叠氮化合物,有甚至需要用到尚未商业化的高价碘的叠氮试剂。所用的催化剂也是较为昂贵的铜盐催化剂。因此很有必要发展使用廉价安全的试剂和催化剂,条件温和的新型三氟甲基-叠氮双官能团化反应,高效经济地来制备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针对当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廉价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作为三氟甲基源、稳定的叠氮基三甲基硅烷作为叠氮源来制备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本发明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和过氧化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在25-75温度下反应6-12小时,经柱层析分离提纯,最后得到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其中,摩尔比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过氧化合物=0.1-0.2:1:1.5-2.5:2.5-3.5:2.5-3.5;溶剂用量为每毫摩尔的烯烃衍生物使用6~7毫升溶剂;
所述的锰盐为羧酸锰、硫酸锰、硝酸锰、高氯酸锰、氯化锰或溴化锰。
所述的羧酸锰的羧酸根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环戊基酸、环己基酸或异辛酸。
所述的烯烃衍生物包括直链烯烃衍生物、支链烯烃衍生物或环状烯烃衍生物。
所述的的过氧化合物包括: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苯甲酰、过氧乙酸、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过二硫酸钾、过二硫酸钠,过二硫酸铵或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所述的溶剂为乙腈、丙腈、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乙醚、丙酮、甲苯、三氟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
所述的直链烯烃衍生物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6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