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可整体拆卸式支腿的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7460.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丁美莲;孙丽;纪志刚;田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0 | 分类号: | B60S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支腿 前后方向 支腿座 整体拆卸式 固定机构 可拆卸连接 整体式结构 车架本体 单独运输 可拆卸的 受力状态 直接安装 履带架 公路运输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整体拆卸式支腿的车架,包括车架,还包括若干个支腿和固定机构,所述支腿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车架。本发明是在车架的中部前后方向上设置可拆卸的支腿座,工作时,支腿安装在支腿座上,运输时支腿连同支腿座一起拆下来单独运输,使得车架本体前后方向的尺寸就可以做的尽量大,以尽力改善车架前后方向尺寸小导致车架、履带架受力状态差的问题;同时,又可解决车架采用整体式结构,支腿直接安装在车架上时,本体尺寸与重量大,影响公路运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可整体拆卸式支腿的车架,属于履带底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市场的发展,各种定制型的履带底盘工程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带有履带伸缩功能的履带起重机,因其接地比压小,爬坡度大,牵引力大,可窄轨转场等各种优点,而被不少用户青睐,指定在中大吨位履带起重产品中也要采用伸缩式履带底盘。
中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底盘正常配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左右履带架、前后车身配重等五大块,缺一不可。
中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主机自重及尺寸都较大,受运输法规限制,必须拆掉履带架之后运输。在拆装履带架的过程中,必须将车架顶起到一定的高度,才能顺利实现履带架的拆装。车架的顶起,需借助安装在车架上的支腿和安装在支腿上的油缸来实现。而顶起车架的四个油缸的分布还必须保证整个拆装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所以四个油缸分布的前后、左右尺寸需要足够大,则支腿及油缸的尺寸也较大。车架随主机运输时,其工作状态前后向的最大尺寸即为运输时的宽度尺寸,此尺寸必须满足运输法规的要求。但在履带底盘工程机械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车架的前后尺寸越大,车架与履带架的受力状态越好。
对于采用伸缩式底盘的中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在本发明之前,如果支腿想做到既可随车架一起运输,又可拆解单独运输,则在一体运输状态支腿必然需要旋转至与车架左右向平行的位置,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中,支腿座焊接在车架上,支腿座凸出车架本体,支腿的安装空间挤占了车架前后向的空间,导致车架前后向的尺寸变小,恶化了车架、履带架的受力状态。而如果优先考虑将车架的前后向尺寸做到最大,于主体结构上开设支腿的铰点,安装支腿,则支腿无法旋转到与车架左右向平行的位置,如图3所示,运输时只能将支腿拆掉,不再有随主机一体运输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可整体拆卸式支腿的车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可整体拆卸式支腿的车架,包括若干个支腿、若干个油缸和固定机构,所述支腿左端均铰接一所述油缸,所述支腿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车架。
优先地,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所述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个支腿座、四个耳板和若干个销轴,车架前后侧上均开设配合所述支腿座的U型槽,所述支腿座固定连接所述U型槽,四个所述耳板对称地横向固定连接所述支腿座上下表面,若干个所述销轴贯穿车架插入四个所述耳板,两个所述支腿对称地分别铰接所述支腿座一侧的两个耳板。
优先地,所述U型槽的上下表面对称地分别开设共计四个主定位孔,四个所述耳板上均开设一配合所述主定位孔的副定位孔,四个所述销轴分别穿过一所述主定位孔插入所述副定位孔中。
优先地,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所述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支腿座和若干个销轴,两个支腿座包括左支腿座和右支腿座,车架上开设配合两个所述支腿座的U型槽,所述左支腿座和所述右支腿座均位于所述U型槽中,所述左支腿座位于所述右支腿座左端,若干个所述销轴贯穿车架插入两个所述支腿座中,两个所述支腿对称地、分别铰接所述左支腿座左端和所述右支腿座右端。
优先地,所述U型槽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开设若干个定位孔,若干个所述销轴分别穿过一所述定位孔插入所述左支腿座和所述右支腿座。
优先地,包括四个挡板,所述销轴顶壁或底壁均设置所述挡板,四个所述挡板通过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7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数字化轮胎充气枪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汽车的升降旋转结构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