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坑侧面取土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8429.9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琦;王进;李渊;孙建;张国;李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E02F5/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横杆 套管 侧面 土坑 螺杆 取土 操作手柄 取土装置 土壤 侧边 底端 反转 开孔 竖直 钻进 抽屉 对称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坑侧面取土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四根竖直的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一和横杆二,在套管的中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根连杆,所述连杆与横杆一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的侧边并排设有螺杆,所述支撑杆和螺杆之间设有水平的取土装置。它是通过在装置的中间设有一水平的螺旋,通过操作手柄对螺旋进行旋转,即可钻进侧面的土壤内,而反转,则可将土壤取出,排入下方的抽屉内,达到在侧面进行开孔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坑侧面取土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科研活动中,需要在不同土壤深度测定土壤水势、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等,需要在土壤同一剖面不同深度埋放探头做对比研究。这个过程需要首先挖一个土坑,然后从土坑一侧挖出适合于放置探头的小土坑,由于需要不同深度作对比,人埋头下去挖探头坑很困难,特别是土壤厚度较大,需要挖较深土坑而后从侧面挖探头坑更加困难,长时间埋头去挖,容易造成人发生头昏等症状,导致身体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坑侧面取土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是通过在装置的中间设有一水平的螺旋,通过操作手柄对螺旋进行旋转,即可钻进侧面的土壤内,而反转,则可将土壤取出,排入下方的抽屉内,达到在侧面进行开孔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解决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土坑侧面取土的装置,它包括四根竖直的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一和横杆二,在套管的中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根连杆,所述连杆与横杆一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的侧边并排设有螺杆,所述支撑杆和螺杆之间设有水平的取土装置。
所述套管内设有可抽出的固定销,固定销的底端为锥形结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球,圆球的直径大于套管的内径。
所述横杆二的顶面之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可抽出的抽屉。
所述支撑杆和螺杆前后端反对称布置,螺杆的底端轴向固定在连杆上,螺杆的顶端穿过横杆一上的通孔并与手柄一固定连接。
所述取土装置包括套筒、螺旋和螺旋轴,所述套筒的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耳一和支耳二,所述支耳一上设有通孔,支撑杆穿过通孔,所述支耳二上设有螺纹孔,螺杆穿过螺纹孔,在套筒的内侧前端和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和支座二的中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连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二。
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孔。
所述螺旋轴的外侧上设有长度标尺。
一种用于土坑侧面取土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一、将装置放置于已挖好的土坑底面上,套筒的前端方向正对需要取土的侧面并靠紧布置;二、将固定销穿过套管并插入到土坑底面进行固定;三、通过旋转操作两个手柄一,可调整套筒的垂直高度,达到所需要的侧面取土位置;四、旋转操作手柄二,即可将螺旋插入或抽出侧面土壤内,通过螺旋轴上的长度标尺可以观察螺旋旋进的深度,深度达到要求后,反转手柄二,螺旋即退出,将土壤从套筒底部的出料孔排入到下方的抽屉中;五、抽出固定销,取土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装置的中间设有一水平的螺旋,通过操作手柄对螺旋进行旋转,即可钻进侧面的土壤内,而反转,则可将土壤取出,排入下方的抽屉内,达到在侧面进行开孔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同时本装置体型小巧,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合理,长久耐用,提高了土坑侧面采土效率,取得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8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