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8586.X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3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仑;邓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部 生命体征监护 操作按钮 电路模块 支撑装置 后壳体 前壳体 壳体 电源 稳定性问题 显示屏设置 测量装置 监护装置 便携性 支撑面 外接 显示屏 体内 容纳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电路模块、操作按钮和显示屏,所述电源和电路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相配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操作按钮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还包括收纳部,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并且在收纳部设置第一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收纳部能够容纳外接测量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便携性问题;通过设置第一支撑装置能够增大监护装置的支撑面,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临床对危重症患者和潜在危险患者的监护要求不断提高,全球病人监护仪市场需求增长十分显著。监护仪的功能由监测少数几个生命体征参数向能够监测更多参数方面发展,应用环境也由病房固定监测逐渐延伸到分诊台应用、床旁无线应用、急救转运等等,因此对监护装置的便携性以及测量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监护仪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使用时,容易造成监护装置放置不稳,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用于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性与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电路模块、操作按钮和显示屏,所述电源和电路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相配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操作按钮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还包括收纳部,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
具体的,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包括:
将所述收纳部一体式连接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包括:
将所述收纳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或者将所述收纳部活动式安装在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收纳部包括侧面和盖板,所述侧面、盖板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容腔。
其中,所述收纳部还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侧面、盖板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容腔。其中,还包括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壳体的侧面并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模块包括血氧模块、血压模块和体温模块,还包括固定板,所述血压模块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后壳体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底部。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其中,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通过设置收纳部,减小了装置的整体体积,增加了装置的便携性。同时,通过设置支撑装置,能够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中增加装置的支撑面积,使监护装置能够稳定的放置,从而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支撑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8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