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9125.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张记刚;王敬瑶;马德胜;叶勤友;姬泽敏;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丛式井 新井 风险分析 钻井 优化 钻井轨迹 钻井顺序 低效井 井位 预设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待加入平台丛式井的多个新井进行井位优化及钻井轨迹优化;按照预设的风险分析指标对优化后的多个新井进行风险分析;根据所述风险分析的分析结果确定优化后的多个新井的钻井顺序;按照所述钻井顺序及优化后的钻井轨迹对所述新井进行钻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平台丛式井中的低效井的产生,从而提高平台丛式井实施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
背景技术
平台丛式井是指在一个井场或平台上,钻出若干口甚至上百口井,各井的井口相距不到数米,各井井底则伸向不同方位。即一组定向井(水平井),它们的井口是集中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在我国滩浅海、沙漠地区,受地理环境影响,或陆上油田受地面条件影响,常需以平台丛式井组平台布井开发。
油田开发的基础是对地下储层的描述,地下储层是确定的、唯一的,它是许多复杂的地质过程的最终产物。但在现有条件下,就是通过已知井资料推测地下储层的性质,受井资料的多少、资料精度、地质研究、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观察手段等各种解释方法的限制,必然使人们对储层的认识程度不可能一步到位,对储层井间预测结果也会带有各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必然给井位设计带来一定的风险。
平台丛式井钻井技术现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广泛应用,丛式井的批量钻井提高了钻机和人工利用率,所以平均单井建井周期大幅缩短,实施节奏快。然而,如何确保新井实施效果以减少低效井的产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以降低平台丛式井中的低效井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包括:
对待加入平台丛式井的多个新井进行井位优化及钻井轨迹优化;
按照预设的风险分析指标对优化后的多个新井进行风险分析;
根据所述风险分析的分析结果确定优化后的多个新井的钻井顺序;
按照所述钻井顺序及优化后的钻井轨迹对所述新井进行钻井。
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在按照所述钻井顺序及优化后的钻井轨迹对所述新井进行钻井之后,还包括:
获取完钻新井的实际钻遇结果并与预测钻遇结果对比,以判断完钻新井钻遇的构造、储层连通性、含油性或水淹状况是否影响后续井;
如果完钻新井的实际钻遇结果影响后续井,则重新对后续待钻新井进行井位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所述对待加入平台丛式井的多个新井进行井位优化及钻井轨迹优化,包括:
对于每个待加入平台丛式井的新井,将其初始井位坐标投影到各层位的有效厚度图及顶面构造图上,预测新井钻遇的层位及油层厚度;
根据所述层位及油层厚度确定新井的靶点层位;
确认新井的钻井平台位置,并根据所述钻井平台位置、所述靶点层位的坐标及深度模拟新井的钻井轨迹;
将模拟出的钻井轨迹加入指定的地震数据库,并以该新井为中心,切过钻井平台位置及相邻老井的一条或多条地震剖面图;
根据所述地震剖面图判断新井钻遇的纵向层位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层位数量阈值,且各纵向层位对应的横向地震波形的变化是否小于预设波动范围;
如果新井钻遇的纵向层位数量大于预设层位数量阈值,且各纵向层位对应的横向地震波形的变化小于预设波动范围,则将所述钻井轨迹确定为对应新井的优化后的钻井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9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