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控制阀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1748.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隆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G05D1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孔 阀腔 阀座 自动控制阀门 滑动轴 弹簧 阀体 阀芯 连接杆 支撑条 固接 密封 进口和出口 阀芯滑动 继续流动 密封连接 水平设有 有效地 锥形塞 上端 侧壁 阀门 内壁 凸台 出口 | ||
本发明属于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阀门。自动控制阀门,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所述阀体中设有阀腔,阀腔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阀座设置在出口上,所述出口上水平设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滑动轴,滑动轴的下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芯滑动密封连接在滑动轴上,阀芯位于阀座的上方,阀芯的上端固接有连接杆,所述阀腔内设有凸台,连接杆上固接有密封块,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的一端位于阀腔的内壁上且位于凸台上方,连通孔的另一端位于阀座下部的侧壁,所述连通孔包括渐开段,渐开段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有能够密封渐开段的锥形塞。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如何有效地阻止介质继续流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生产工厂或是家居生活中,管道运输都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尤其是在工厂中,经常利用管道来输送气体和液体,为了防止管道输送时压力突变导致后续阀门破裂,通常会在管道上设置安全阀,防止事故发生。
现有的安全阀是当管道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值后,安全阀开启,输送介质从安全阀内喷出以平衡管道内的压力。但是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的介质来说,该介质不能泄出,否则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所以必须强行将介质截留住,并阻止其继续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阀门,以解决如何有效地阻止介质继续流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自动控制阀门,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所述阀座与阀体一体设置,所述阀体中设有阀腔,阀腔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阀座设置在出口上,所述出口上水平设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位于出口的中心处且伸入到阀腔中,滑动轴上绕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芯滑动密封连接在滑动轴上,阀芯位于阀座的上方,阀芯的上端固接有连接杆,所述阀腔内设有凸台,连接杆上固接有能够密封凸台的密封块,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的一端位于阀腔的内壁上且位于凸台上方,连通孔的另一端位于阀座下部的侧壁且朝阀芯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连通孔包括渐开段,渐开段的呈圆锥形,且渐开段的小径端位于大径端的下方,渐开段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有能够密封渐开段的锥形塞,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一弹簧。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从进口中流入的气体的压强如果未超过预设值,则气体的压强不足以将阀芯推动到阀座上。当进口中的气体的压强如果超过预设值,则气体会克服第一弹簧的推力将阀芯推到阀座上,此时阀芯将阀座封堵住,防止气体继续流动。同时阀芯会带动密封块向下移动,密封块将凸台密封住,所以本方案中,密封块和阀芯能够形成双重密封,增强密封效果,防止气体泄漏。当气体的压强减小后,第一弹簧会将阀芯推出,使阀芯与阀座分离,气体能够继续从出口中流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使用阀芯和密封块双重密封,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切断气流。2.现有技术中的阀门,使用时间太长之后,导致弹簧疲劳,使阀芯无法正常复位,所以弹簧的质量要求相当高,阀门的制造成本和售价也会相对增高。而本方案中,如果发生弹簧无法正常复位的情况,气流能够通过连通孔流出,连通孔的下端朝向阀芯,所以气流会吹动阀芯,使阀芯脱离阀座,气流能够正常通过自动控制阀门。同时,本方案中对第一弹簧的质量要求稍低,对第二弹簧的质量要求高,由于第二弹簧的长度、重量等比第一弹簧小,价格相对较低,所以本方案不仅减少了造价,能够有效延长自动控制阀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阀芯、密封块和锥形塞的外壁上均设有密封层。采用本方案,一方面能够提高密封性,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密封块和阀芯撞击凸台、阀座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所述渐开段内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渐开段的内壁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对准锥形塞的大径端。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簧。采用本方案便于锥形塞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隆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隆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1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阀门及充气补胎装置
- 下一篇: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