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2357.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力强;禹海峰;谢欣涛;侯益灵;盛鵾;杨高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容量 配置 方法 | ||
1.一种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建立模型:
A.采用如下算式计算节点电压波动值f1:
式中Nbus为系统节点个数,T为考察时刻数,Vij为节点i在j时刻的电压值,为节点i在考察时间内的电压平均值;
B.采用如下算式计算频率波动值f2:
式中T为考察时刻数,Ps(i)为时刻i的电网输入功率,为考察时间内电网输入功率的平均值;
C.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储能容量配置f3:
式中Nstore为储能系统的个数,t0为最大充电或放电开始时刻,t0+nΔt为最大充电或放电结束时刻,Pstorej(i)为第j个储能系统在时刻i的充电或放电功率;
D.采用如下算式作为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f:
f=min[f1,f2,f3]
式中min[f1,f2,f3]表示多目标优化最终值;
E.采用如下算式作为目标函数的功率平衡约束Ps:
式中Nbus为系统节点个数,NDG为分布式电源的个数,Nstore为储能系统的个数,Ploadi为节点i的负荷功率,PDGj为第j个分布式电源的出力,Pstorek为第k个储能系统的出力且储能系统放电时Pstorek取值为正;
F.采用如下算式作为目标函数的节点电压约束:
Vmin≤Vij≤Vmax
式中Vmin为节点电压最小值,Vmax为节点电压最大值;
G.采用如下算式作为目标函数的储能功率约束:
Pstore,min≤Pij≤Pstore,max
式中Pstore,min为储能系统的功率最小值,Pstore,max为储能系统的功率最大值;
H.采用如下算式作为目标函数的储能能量平衡约束:
式中表示储能周期内能量总和;
S2.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步骤S1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S3.采用TOPSIS算法对步骤S2得到的模型解进行选取,从而得到最终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具体为以配电网的节点电压波动最小、储能系统容量最小和配电网的频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并以配电网功率平衡、节点电压、储能功率和储能能量平衡为约束条件,构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具体为在现有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中的基本速度更新公式中增加粒子对自身历史经验认知的项,应用粒子与种群最优粒子的差距程度作为指导来进行权重和加速因子的取值,从而形成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并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3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