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反应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810.8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冰;李其朋;黎勋;翟立宏;吴凤岐;路广遥;周建明;魏超;刘强;邓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9/004 | 分类号: | G21C9/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容器 蒸汽发生器 核反应堆 气体空间 主泵 冷却剂 压力平衡空间 堆内构件 高压蒸汽 循环动力 依次连接 大压力 内结构 超压 缓冲 连通 缓解 中介 流通 吸收 | ||
1.一种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容器(11)、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1)中的堆内构件(12)、提供循环动力的主泵(14)以及与所述压力容器(11)连接的蒸汽发生器(15);
所述主泵(14)、所述压力容器(11)、所述堆内构件(12)、以及所述蒸汽发生器(15)连接形成供冷却剂流通的一回路;所述一回路中冷却剂的密度大于二回路中介质的密度;
所述一回路设有压力平衡空间;所述压力平衡空间包括连通的、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15)上部的第一气体空间(153)、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1)上部的第二气体空间(111)和/或设置在所述主泵(14)上部的第三气体空间(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15)、所述压力容器(11)、以及所述主泵(14)中分别留设有一未填满所述冷却剂的空腔;
所述空腔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以及所述第三气体空间(141);
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第二气体空间(111)以及第三气体空间(141)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压力平衡空间;或者,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压力平衡空间;或者,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所述第三气体空间(141)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压力平衡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与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171);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与所述第三气体空间(14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道(172);
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11)、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71)、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所述第二连接管道(172)、以及该第三气体空间(141)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1)设在所述堆内构件(12)的外围;所述压力容器(11)内侧壁与所述堆内构件(1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腔(112);所述主泵(14)与所述环腔(112)连通;
所述堆内构件(1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腔(112)连通以供冷却剂流入的进液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1)与所述主泵(14)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压力容器(11)与所述主泵(14)的第一主管道(161);所述堆内构件(12)与所述蒸汽发生器(15)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堆内构件(12)和所述蒸汽发生器(15)的第二主管道(162);
所述第一主管道(161)、所述环腔(112)、所述进液孔(121)以及所述第二主管道(162)相互连通形成供所述冷却剂流通的流通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包括液态金属冷却剂(20);所述液态金属冷却剂(20)的密度以及粘度大于所述蒸汽发生器(15)中进行加热蒸发的介质的密度和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冷却剂(20)包括液态铅、液态铅铋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15)包括壳体(151)、设置在所述壳体(151)中的若干层传热管(152);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位于所述传热管(152)的一端且沿蒸汽上升方向设置;所述压力容器(1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上方的顶盖(1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和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设有超压泄放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压泄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与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连通以将所述第一气体空间(153)中的气体压力释放出去的第一超压泄放阀(181)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与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连通以将所述第二气体空间(111)中的气体压力释放出去的第二超压泄放阀(1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8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