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晶结构铜及铜合金线、棒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2817.X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8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胜;毛庆忠;朱运田;张庆;李建生;张逸卿;刘艳芳;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B21C25/02;B21C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晶 结构 铜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细晶结构多晶金属线、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退火处理
将需要扭转挤压的原始材料进 行退火处理,以软化材料,获得晶粒尺寸范围为20~250μm的等轴晶组织;
所述的退火处理采用箱式热处理炉,热处理温度为650℃~700℃;
扭转挤压变形
对退火后的材料进行扭转挤压变形,挤出速度控制在0.1~10mm/s,下模具旋转速控制在10~100r/min,直接将材料一道次挤出;
挤压具体步骤为:
(1)将退火后的材料置于模具的上模的等径圆孔中,固定上模,在下压载荷作用下,使材料变形,开始墩粗,填满上下模的椭圆腔室;
(2)同时,下模开始旋转,模具的上下模产生相对转动;
(3)继续施加挤压载荷,材料穿过具有所需直径圆孔的下模出口挤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晶结构多晶金属线、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的模具分为上下两模,上下模内空心,可堆砌;其中,上模固定,空心部分分为两段,试样入口处为与试样等直径的圆孔,以约束试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与圆孔连接着的为竖直椭圆孔;下模可旋转,所述的下模的空心部分分两段,下模试样入口处为与上模竖直椭圆孔尺寸一致的椭圆孔,与下模试样入口椭圆孔连接的为所需直径棒材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晶结构多晶金属线、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晶金属线、棒材为TU2,具体化学成分(wt.%)为:Cu≥99.95%,其余为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8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