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气初步净化的管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920.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曲斌;于涛;段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10 | 分类号: | C10K1/10;C10K1/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管段 氨水喷射 管路装置 煤气管 煤气 初步净化 煤气进口 竖直管段 缩径结构 排液口 喷射端 伸入 氨水 煤气输送管路 设备投入成本 传质传热 煤气出口 喷射方向 液流回收 依次连接 上端 粗煤气 导流板 高效率 液流槽 外端 遮挡 洗涤 冷却 上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气初步净化的管路装置,包括煤气管及氨水喷射管,氨水喷射管的喷射端伸入煤气管中;所述煤气管具有依次连接的水平管段、90°弯头及竖直管段,水平管段的外端为煤气进口,竖直管段的上端为煤气出口;氨水喷射管的喷射端在靠近90°弯头处伸入水平管段中,且喷射方向朝向煤气进口方向;氨水喷射管上游的水平管段内设有缩径结构,缩径结构对应的水平管段底部设液流槽和液流回收口;氨水喷射管下游的水平管段底部设排液口,排液口处设遮挡导流板。本发明能够达到在煤气输送管路内高效率冷却洗涤煤气的目的,在管路装置中,粗煤气与氨水的接触面积大,增强了传质传热效率,且管路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煤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气初步净化的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粗煤气生产流程中,制得的粗煤气温度均较高且含有水蒸汽、焦油等物质,需对粗煤气急速冷却并初步净化后才能进入后续的煤气净化装置。例如,焦炉煤气经集气管后在桥管中用氨水喷洒冷却降温。在煤加压气化流程中,高温粗煤气在洗涤冷却器中用循环液喷洒冷却粗煤气,清洗夹带的煤粉和杂质。但是,在桥管中循环喷洒氨水的冷却效果不好,无法使粗煤气与氨水充分接触,传质传热效率不高。在洗涤冷却器中冷却洗涤粗煤气效率不高,所需降温时间较长,设备规模较大,成本投入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气初步净化的管路装置,能够达到在煤气输送管路内高效率冷却洗涤煤气的目的,在管路装置中,粗煤气与氨水的接触面积大,增强了传质传热效率,且管路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煤气初步净化的管路装置,包括煤气管及氨水喷射管,氨水喷射管的喷射端伸入煤气管中;所述煤气管具有依次连接的水平管段、90°弯头及竖直管段,水平管段的外端为煤气进口,竖直管段的上端为煤气出口;氨水喷射管的喷射端在靠近90°弯头处伸入水平管段中,且喷射方向朝向煤气进口方向;氨水喷射管上游的水平管段内设有缩径结构,缩径结构对应的水平管段底部设液流槽和液流回收口;氨水喷射管下游的水平管段底部设排液口,排液口处设遮挡导流板。
所述氨水喷射管由竖直喷射管、弯头及喷嘴依次连接组成,喷嘴的轴线与煤气管水平管段的轴线重合。
所述缩径结构由弧形环板形成,弧形环板的弧形外凸侧朝向水平管段内侧,弧形环板的2个侧边与水平管段的内壁贴合固定。
所述液流槽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槽,锥形槽的底部设液流回收口。
所述遮挡导流板由斜板和水平板组成;水平板位于排液口的上方,斜板位于排液口的上游;斜板的顶部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斜板与水平板的夹角为120°;斜板的底部及两侧、水平板的两侧分别与水平管段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氨水喷射管喷出的氨水与煤气在水平管段内对撞冲击,形成高速湍动的混合区域,扩大了气液接触面积,增强冷却洗涤效果,提高了净化效率;
2)缩径结构可促进形成圆盘形高速湍动区,防止有未净化的煤气穿过,增强煤气与氨水对冲的效果,提高氨水冷却煤气、吸收杂质的效率;
3)采用逆向撞击的洗涤冷却方式,可更大幅度的降低煤气出口温度,能够将煤气冷却至绝热饱和温度附近,为后续煤气冷凝设备降低负担;
4)氨水喷射管采用大孔喷嘴,氨水无需雾化,通过大颗粒液滴与煤气传质传热,降低了喷嘴动力消耗。
5)遮挡导流板可阻挡煤气从排液口流出,煤气在90°弯头处向上转向,有利于进一步分离出液体,分离出的液体通过排液口及时排出,防止存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离及除尘一体装置与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