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真空预压试验的超声波振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125.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雷华阳;胡垚;刘景锦;祁子洋;娄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预压 超声波振动装置 超声波换能器 排水板 超声波发生器 试验系统 孔隙水压力 排水固结 土体加固 试验 淤堵 消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用于真空预压试验的超声波振动装置,用于带有排水板的真空预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固定于真空预压试验系统的排水板上,超声波发生器与超声波换能器相连。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排水板淤堵,提高真空预压排水固结速率,加快孔隙水压力消散,改善土体加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振动真空预压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资源紧缺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到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同时也是制约沿海资源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围海造陆来解决这一问题,真空预压法是软土或超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方式之一。常规的真空预压法是在软土地基中打设塑料排水板作为竖直排水通道,然后在地基表面铺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并在砂垫层中铺设排水滤管,再将密封膜铺设在砂垫层之上,薄膜四周埋压入土中,通过埋设在砂垫层中的排水滤管,使用真空泵进行抽气,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砂垫层和排水板中逐步形成负压,同时排水板和周围土体之间形成压力差,土体中的孔隙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渗流到排水板中,通过排水滤管排出,使得土体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增加,以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
常规真空预压处理软基时,往往加固效果有限,表现为前期固结排水量大,排水效果明显,到了后期排水效果显著下降,且塑料排水板附近出现土体的聚合团块,而远离排水板处土体性状未见显著变化,这严重影响了地基处理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排水板滤膜结构的外侧,由于土颗粒的聚集形成了相对致密的淤堵层,真空负压荷载难以通过淤堵层传递到淤堵层以外的土体之中,而土体中原有的水和气体又难以穿过淤堵层进入人工排水系统排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工作者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发展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改进真空预压方法,包括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真空排水-强夯联合加固法、高真空击密法、水下真空预压法、低位真空预压法、立体真空预压法、电渗-真空降水联合加固法、电渗-真空降水-低能量强夯联合加固法、真空-注气加固法、劈裂真空预压法、真空降水联合冲压法、真空预压-石灰稳定联合加固法等等。
虽然各式各样的改进真空预压方法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土体加固效果,但真空预压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尤其是排水板淤堵问题,亟待继续研究与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防止真空预压加固软土、超软土的试验系统中排水板淤堵的超声波振动装置,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排水板淤堵,提高真空预压排水固结速率,加快孔隙水压力消散,改善土体加固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真空预压试验的超声波振动装置,用于带有排水板的真空预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固定于真空预压试验系统的排水板上,超声波发生器与超声波换能器相连。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本发明是用于真空预压试验系统中,利用超声波振动施工噪音小、对土体扰动小以及功率输出稳定均匀等特点,研究超声波振动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2)超声波振动从微观(分子层面)角度对排水板周围的微小土颗粒进行振动,且超声波能量非常均匀的分布在排水板的周围;
(3)该装置对排水板淤堵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加速排水,促进孔压消散,加快超软土地基的固结速度,改善土体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超声波振动装置的真空预压试验系统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的超声波振动装置及超声波振动排水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