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3447.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预制板 间接 连接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连接结构包括不少于两块的超薄预制板,两相邻超薄预制板之间设有现浇带,在现浇带内,两相邻超薄预制板相对的侧表面向外延伸出多组间隔设置的水平环形搭接钢筋,各组水平环形搭接钢筋包括相互搭接的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和第二水平环形钢筋,且第一水平环形钢筋的宽度大于第二水平环形钢筋的宽度。施工方法包括1)模板安装;2)钢筋安装;3)浇筑混凝土与养护;4)现场吊装;5)安装现浇带底模和绑扎钢筋;6)浇筑超薄预制板间的现浇带。该结构可使超薄预制板间接缝的抗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受力合理,提供了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桥梁和房层结构采用了超薄预制桥面板来代替以往现场浇筑的桥面板,超薄预制板不仅可以满足原有强度设计要求,并且还可以大大减轻结构自重,且超薄预制桥面板不需要模板,施工时间短,可满足山区、海上、拥挤城市桥梁的快速修建。
超薄预制板由于其板厚较小,不像普通混凝土板具有15cm以上的厚度,其厚度一般在100mm以下,配筋常为单层。这就导致不能像普通混凝土板一样采用竖向环形钢筋进行预制板间现浇接缝的连接,再加上自身板界面尺寸较小,又进一步降低了板间接缝的尺寸。相邻预制板伸入现浇接缝中钢筋如采用直筋绑扎,往往会要求很长的钢筋搭接长度;如果是焊接连接,会增加工地的工作量,质量不容易保证。对于受弯拉作用的板接缝,主要传递的是拉力,不适宜的接缝连接构造易使接缝发生开裂,故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的构造措施是设计的一个难点,如何解决现有工程实际问题,提高超薄预制板间接缝的连接强度是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可使超薄预制板间接缝的抗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受力更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包括不少于两块的超薄预制板,两相邻超薄预制板之间设有现浇带,在现浇带内,两相邻超薄预制板相对的侧表面向外延伸出多组间隔设置的水平环形搭接钢筋,各组水平环形搭接钢筋包括相互搭接的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和第二水平环形钢筋,且第一水平环形钢筋的宽度大于第二水平环形钢筋的宽度。
进一步的,在同一个超薄预制板中交替布置有多个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和第二水平环形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和第二水平环形钢筋的宽度至少相差1倍的钢筋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在伸出超薄预制板侧表面一定距离后向上倾斜一定角度,避免第一环形钢筋与第二环形钢筋相互碰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宽度方向的钢筋与相邻块超薄预制板伸出的第二环形水平钢筋交叉处紧贴,并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超薄预制板的厚度不超过150mm。
进一步的,所述超薄预制板可与下部钢结构通过剪力连接件或粘结剂组合形成组合板。
进一步的,所述超薄预制板可由普通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现浇带内现浇混凝土可由膨胀性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而成。
本发明一种超薄预制板间接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模板安装:安装用以浇筑混凝土的底模和周边模板,周边模板上预留出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和第二水平环形钢筋穿过的孔洞;
2)钢筋安装:按第一水平环形钢筋和第二水平环形钢筋布置位置不同,进行纵横向钢筋的绑扎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