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小麦秸秆还田的玉米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608.7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才;张银萍;宋有洪;魏凤珍;黄波;贺亮;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2;A01C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秸秆 玉米种植 还田 玉米 小喇叭口期 虫害防治 秸秆还田 田间试验 拔节期 草害 虫害 氮肥 基肥 抛撒 追施 收割 地表 秸秆 播种 改良 验证 增产 覆盖 土地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小麦秸秆还田的玉米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收割小麦秸秆;(2)对所获得的小麦秸秆中的部分进行粉碎并抛撒覆盖地表;(3)对施以粉碎后秸秆的土地施以基肥;(4)进行玉米播种;(5)播后苗前,进行草虫害防治;(6)在玉米的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进行氮肥追施。发明人经过近10年在不同实验田上的田间试验对玉米种植的方法进行不断地验证改良,结果表明本发明能够保证在秸秆还田过程中,玉米的产量不受影响,甚至提高产量,本发明方法能够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大部分草害虫害,提供稳定的增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技术,该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以及理化性状,保持水土,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背景技术
安徽省小麦/玉米种植区域土壤属砂姜黑土,该类型土壤总体上为“旱、涝、僵、瘦”,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土壤生产效率较低。秸秆还田主要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来实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资源丰富,也是农业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有机肥源。小麦秸秆还田技术就是把小麦秸秆通过机械粉碎或切碎后,直接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措施。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直接还田条件下玉米机直播技术省去了割秆、运输、除根等工序,目前这一农业新技术普遍被群众接受。小麦秸秆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研究资料表明,近几年,在我国黄淮海南部地区,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直接还田条件下玉米机直播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和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产生了一些负效应。虽然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但短期内有降低产量的趋势,并且存在不少弊端,如秸秆覆盖会对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发芽率降低,出苗期推迟,幼苗生长减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明人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措施,通过调整施入的各类肥料,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并经过近十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小麦秸秆还田的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收割小麦秸秆;
(2)对所获得的小麦秸秆中的部分进行粉碎并抛撒覆盖地表;
(3)对施以粉碎后秸秆的土地施以基肥;
(4)进行玉米播种;
(5)播后苗前,进行草虫害防治;
(6)在玉米的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进行氮肥追施,
其中,所述步骤(5)的草虫害防治的步骤包括:
(1)播后苗前,土壤墒情适宜时或浇完“蒙头水”后,用40%乙阿合剂或48%玉草灵、50%乙草胺等除草剂,兑水后进行封闭除草;或者在玉米可见叶3~5叶期用48%玉草灵或4%玉农乐、苞卫、烟嘧磺隆、莠去津等苗后除草剂兑水后在玉米行间杂草上定向喷雾;
(2)苗期虫害:出苗后注意判断地老虎、蓟马、粘虫虫害发生情况,若发现上述虫害,进行如下防治:
地老虎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发现危害症状,每亩用“2.5%敌百虫粉”2kg~2.5kg喷洒,或用“90%敌百虫”800倍~1000倍液喷雾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良谷米生产加工与处理方法
- 下一篇:谷子高粱间作空间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