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诊断和/或治疗骨肉瘤的RAB22A-NoeFs融合基因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4047.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康铁邦;廖丹;钟理;沈靖南;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82;C12Q1/6886;C12N15/11;A61K45/00;A61K31/708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5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诊断 治疗 骨肉 rab22a noefs 融合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和/或治疗骨肉瘤的融合基因系RAB22A‑NoeFs,RAB22A基因的第1~2号外显子发生倒位与20号染色体54408036‑54476718位置发生融合,包含6个融合基因:RAB22A‑NoeF1、RAB22A‑NoeF2、RAB22A‑NoeF3、RAB22A‑NoeF4、RAB22A‑NoeF5或RAB22A‑NoeF6,其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6所示。融合基因系RAB22A‑NoeFs的6个融合基因均能促进骨肉瘤细胞的迁移以及侵袭,其中RAB22A‑NoeF1除了上述功能,还能促进骨肉瘤细胞的肺转移。本发明的融合基因系RAB22A‑NoeFs可作为骨肉瘤的特异性治疗靶标,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诊断和/或治疗骨肉瘤的RAB22A-NoeFs融合基因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容易发生肺转移,其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其5年生存率仅为60%左右,主要治疗手段是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且对化放疗十分不敏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手术治疗通常采用截肢的手段,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骨肉瘤的方法是十分急切而且必要的。
骨肉瘤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的治疗靶标,是治疗骨肉瘤的根本性问题,从遗传学以及分子水平上了解骨肉瘤的发病机制、进展、预后对于寻找其特异性治疗靶点及其重要。由于骨肉瘤的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复杂的染色体组型,骨肉瘤常常发生数目或结构上的染色体变化,已经报道的有RB1和p53突变与骨肉瘤的发病机制相关,RB1的突变与骨肉瘤的细胞分化,血管生成和衰老相关,且与预后负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VEGF,c-Myc,MDM2和APEX1等均在骨肉瘤中明显扩增,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目前,正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将sorafenib和everolimus联合使用。
融合基因(Fusion gene)是指两个基因的全部或一部分序列相互融合为一个新的基因的过程,其有可能是染色体易位、中间缺失或染色体倒置所致的结果,通常具有致瘤性。近年来,融合基因已成了多种肿瘤的正在或潜在治疗靶标。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在首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发现了费城染色体,即第9号与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BCR-ABL1融合基因。这也首次证实了染色体易位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上皮来源肿瘤中已经发现的融合基因有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等。已经报道的在前列腺癌中的融合基因TMPRSS2-ERG和TMPRSS2-ETV1,FISH结果显示其融合比率近80%(23/2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的融合基因EML4-ALK,其融合发生率约1%~3%,且目前已经有针对ALK的小分子抑制剂crizotinib、ceritinib、alectinib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故融合基因EML4-ALK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新的治疗及诊断的标志物。
而在肉瘤中,EWS-FLI1融合基因在Ewing肉瘤中的发生率近100%,SS18-SSX融合基因在滑膜肉瘤中发生率高达75%。骨肉瘤(osteosarcoma)中报道的频发融合基因有LRP1-SNRNP25、KCNMB4-CCND3以及PMP22-ELOVL5,其中LRP1-SNRNP25、KCNMB4-CCND3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相关,但很遗憾,在这些阳性病例中,其蛋白产物尚未被检测到,从而其临床价值和意义无法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诊断和/或治疗骨肉瘤的RAB22A-NoeFs融合基因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RAB22A-NoeFs融合基因系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未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