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炒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4984.8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安淘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冈县海山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2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锥齿轮 转轴 罩体 炒制装置 多根支杆 支杆端部 中心轴线 转动连接 茶叶 翻炒 茶叶加工技术 啮合 炒锅侧壁 供热机构 相错设置 罩体侧壁 罩体顶部 仿手工 固定套 开口端 转轴端 敞口 炒茶 两组 毛刷 内壁 外周 支杆 架设 穿过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布了一种茶叶炒制装置,包括机架、炒锅和架设在炒锅上方的转轴,炒锅下方设有供热机构,还包括罩体,罩体转动连接在炒锅开口端,且罩体顶部为敞口,转轴穿过罩体侧壁且转轴端部位于炒锅中心轴线上方,罩体内的转轴上设有多组铲茶机构,铲茶机构包括多根支杆和固定在支杆端部的翻炒毛刷,多根支杆长度均等且支杆端部靠近炒锅内侧,且多组铲茶机构中的支杆长度从炒锅中心轴线至炒锅内壁方向依次缩短,相邻两组铲茶机构之间相错设置;炒锅侧壁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炒锅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位于罩体外侧的转轴上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能够高仿手工炒茶工序使得茶叶翻炒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炒茶通常指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炒青工序,该工序的控制对茶叶品质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茶叶的制备具有诸多的步骤,比如青锅、回潮、分筛、辉锅、簸片割末、包装,而目前手工炒茶颇受人们喜爱,但是手工炒茶中的手法很有讲究,比如搭炒、推炒、抓炒,不同的手法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使得制备出来的茶叶成色绝佳,香气浓厚。
然而随着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增大,手工制茶不能满足需求,而现有的炒茶装置包括炒锅和架设在炒锅上方的转轴,转轴带动炒板在炒锅内转动,以此对茶叶进行翻炒,没有分出手工炒茶的步骤,而且翻炒过程中还存在翻炒不均的问题,导致茶叶成色不佳,品质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茶叶炒制不均匀致使成色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茶叶炒制装置,包括机架、炒锅和架设在炒锅上方的转轴,炒锅下方设有供热机构,还包括罩体,罩体转动连接在炒锅开口端,且罩体顶部为敞口,转轴穿过罩体侧壁且转轴端部位于炒锅中心轴线上方,罩体内的转轴上设有多组铲茶机构,铲茶机构包括多根支杆和固定在支杆端部的翻炒毛刷,多根支杆长度均等且支杆端部靠近炒锅内侧,且多组铲茶机构中的支杆长度从炒锅中心轴线至炒锅内壁方向依次缩短,相邻两组铲茶机构之间相错设置;炒锅侧壁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炒锅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位于罩体外侧的转轴上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将茶叶从罩体顶部的敞口放入,驱动转轴,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炒锅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下自转,并且转轴上的铲茶机构随转轴产生翻转。多根支杆以及翻炒毛刷连续不断进入炒锅内,翻炒毛刷在炒锅内转动时,对茶叶实行推炒;翻炒毛刷转过炒锅时,将茶叶带到罩体内而落下,对茶叶实行抓炒,也对茶叶进行散抖,以此使茶叶均匀受热失水。另外,多组铲茶机构围绕转轴扫过炒锅的半径不同,使得炒锅内的茶叶被分层进行推炒和抓炒,其中支杆上的翻炒毛刷在推炒中会将茶叶向两侧拨动,相错设置的多组铲茶机构便能将推炒中向两侧拨动的茶叶前后进行推炒。由于转轴端部位于炒锅中心轴线上方而没有贯穿炒锅,使得铲茶机构对炒锅一侧的茶叶进行炒制时,炒锅另一侧的茶叶在进行受热,充分的受热时间促进茶叶回软,以此实现对茶叶的间歇炒制。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高仿人工炒茶,通过推炒和抓炒使茶叶均匀受热失水,保证茶叶成色效果良好;在抓炒的过程中还将茶叶进行散抖,对茶叶表面的蒸汽进行振动,使产生的水蒸气快速蒸发;
2、由于多组铲茶机构围绕转轴扫过炒锅的半径不同,对炒锅内的茶叶实行分层炒制,使茶叶充分与炒锅底部接触受热,而且在翻炒毛刷的推炒中会将茶叶向两侧拨动,相错设置的多组铲茶机构在前后相继的转动中会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向两侧拨动的茶叶也能及时进入抓炒过程,避免该部分茶叶与炒锅接触时间过长影响成色;
3、转轴仅位于炒锅中心轴线一侧,使铲茶机构仅在炒锅一侧进行炒制,对茶叶实现间歇炒制,保证茶叶充分受热的时间促进茶叶回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冈县海山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凤冈县海山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杀青揉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云雾茶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