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5616.5 | 申请日: | 201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涛;杨德盈;徐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涛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内窥镜 组合式 透明 护套 | ||
1.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包括圆锥形的下帽套(1)和圆环形的上套体(2),其特征在于:下帽套(1)的上端面上成型有圆形的沉台(11),沉台(11)内插接有碟形卡簧(3),碟形卡簧(3)上成型有若干道切槽(31),切槽(31)分割碟形卡簧(3)的内圈呈若干个圆弧片,碟形卡簧(3)的外圈成型有下挡圈(32),下挡圈(32)抵靠在沉台(11)的底面上,所述下帽套(1)的沉台(11)内螺接有下螺套(4),下螺套(4)的下端面抵靠在下挡圈(32)的上端面上,所述的下螺套(4)内插接有截面呈L型的下压套(5),下压套(5)的下端抵靠在碟形卡簧(3)上,下压套(5)的外壁上成型有圆形的挡环(51),挡环(51)插接在挡圈(32)上侧的下帽套(1)的沉台(11)内,挡环(51)上侧的下帽套(1)沉台(11)内螺接有上挡圈(7);所述的下压套(5)内插接有上套体(2),上套体(2)下端的外壁上成型有卡槽(22),所述的碟形卡簧(3)插接在上套体(2)的卡槽(22)内,上套体(2)下侧的下帽套(1)内壁上成型有环形的定位凸台(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体(2)的上端露出下压套(5)的上端面,上套体(2)的上端成型有缩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体(2)的缩口(21)的内壁上成型有若干道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插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套(5)上的挡环(51)外壁的直径等于下帽套(1)上的沉台(11)侧壁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套(5)上的挡环(51)的厚度小于下挡圈(32)和上挡圈(7)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套(5)的内壁上成型有若干道密封槽,下压套(5)的密封槽内插接固定有第二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6)的内圈压靠在上套体(2)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卡簧(3)的切槽(31)至少设有六道,切槽(31)绕碟形卡簧(3)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组合式透明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帽套(1)上的定位凸台(12)内壁的直径大于上套体(2)内壁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涛,未经李玉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56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