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全景天窗的太阳能电瓶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5627.3 | 申请日: | 201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香峰;黄俊华;叶召阳;符宗惠;关韫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52803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车顶架 有机玻璃板 全景天窗 隔层 太阳能电瓶车 功率优化器 数据采集器 车身 电瓶车 光伏系统 输出端 隔热 防水 嵌入 检修 监控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全景天窗的太阳能电瓶车,包括车身、与车身连为一体的车顶架、设于车顶架上的光伏组件、设于光伏组件与车顶架之间的有机玻璃板隔层,所述有机玻璃板隔层嵌入所述车顶架,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有机玻璃板隔层上,每个光伏组件均至少与一个功率优化器连接,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数据采集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瓶车不仅可以防水、隔热,还可以做全景天窗,同时由于功率优化器的优化和数据采集器的监控,光伏系统可以有稳定的功率,即使有问题出现,也可以及时有针对性的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瓶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全景天窗的太阳能电瓶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电瓶车一般是采用立支架的方法将光伏组件安装在电瓶车顶,这种安装方法,在光伏组件被装上车顶后,会使电瓶车的车高增加;在电瓶车通过限高路线时会增加了碰撞的风险;同时加大了风阻系数,使电瓶车能耗加大;而且由于行车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支架安装的光伏组件系统可能有掉落的风险;此外光伏电瓶车没有对每块光伏组件进行数据追踪的情况,因此当光伏组件有衰变,或者损坏,或者充电过程中有阴影的情况下都不能及时知道。而往往知道的时候,光伏组件很有可能已经损坏,导致了整个电瓶车这部分充电功能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电瓶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全景天窗的太阳能电瓶车,包括车身、与车身连为一体的车顶架、设于车顶架上的光伏组件、设于光伏组件与车顶架之间的有机玻璃板隔层,所述有机玻璃板隔层嵌入所述车顶架,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有机玻璃板隔层上,每个光伏组件均至少与一个功率优化器连接,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数据采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车顶架的左纵梁、右纵梁和后横梁上均设有U型槽,左纵梁的U型槽与后横梁的U型槽、右纵梁的U型槽与后横梁U型槽分别在衔接处相互连通,所述有机玻璃板隔层的左、右、后三侧边分别嵌入左纵梁、右纵梁和后横梁上的U型槽内,所述光伏组件置于所述有机玻璃板隔层上,光伏组件与车顶架上的U型槽顶面衔接处设有PU封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车顶架的前横梁上设有L型槽,前横梁的L型槽底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左纵梁、右纵梁上的U型槽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的U型槽的顶面相对延伸且略宽于其所在纵梁的U型槽底面的宽度,后横梁上的U型槽的顶面向前横梁方向延伸且略宽于后横梁上的U型槽底面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设有次横梁,所述次横梁的上表面与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的U型槽的底面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次横梁之间设有次纵梁,所述次纵梁的上表面与次横梁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左纵梁、右纵梁和后横梁上的U型槽的底面的上表面、前横梁的L型槽底面的上表面、次横梁和次纵梁的上表面均设有防震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三块光伏组件与两个功率优化器连接,每个功率优化器均与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太能能电瓶车的光伏系统中连接有电量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带全景天窗的太阳能电瓶车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带全景天窗的太阳能电瓶车,有机玻璃板隔层嵌入车顶架的U型槽内,光伏组件设于有机玻璃板隔层上,使电瓶车车顶不需要钻孔加固定支架安装光伏组件,不仅不会破坏电瓶车本身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减少支架的安装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同时解决了车子通过限高道路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光伏系统掉落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5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