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5838.7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汪飞;冯军声;张家好;魏潇;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雨水再利用系统 过滤 过滤净化系统 应用系统 雨水收集 清水池 再利用 综合体 高层建筑 海绵 新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风能利用系统 建筑物顶层 建筑环保 汽车冲洗 生态建筑 消毒设备 种植屋面 回收 绿化带 水管网 屋面 浇洒 蓄水池 冲洗 加压 送入 室外 建筑物 节能 绿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过滤净化系统、雨水再利用系统和新能源应用系统;所述雨水收集过滤净化系统埋于绿化带下方,利用建筑物种植屋面,通过屋面将雨水从建筑物顶层逐层循环、过滤,雨水经收集过滤后进入蓄水池,经泵组提升至过滤、消毒设备处理后进入清水池;所述的雨水再利用系统用于将清水池雨水加压送入回收再利用水管网,供给室外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及汽车冲洗;所述新能源应用系统包括设置在屋面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能利用系统。本发明可以解决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建筑环保节能、城市内涝、生态建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环境承载能力变弱的原因,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使得我国城市水生态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城市内涝严重,雨洪管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城市缺水严重,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随之也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气象灾害的频发,城市对排水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保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修复城市水生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可以解决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建筑环保节能、城市内涝、生态建筑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过滤净化系统、雨水再利用系统和新能源应用系统;
所述雨水收集过滤净化系统埋于绿化带下方,利用建筑物种植屋面,通过屋面将雨水从建筑物顶层逐层循环、过滤,雨水经收集过滤后进入蓄水池,经泵组提升至过滤、消毒设备处理后进入清水池;
所述的雨水再利用系统用于将清水池雨水加压送入回收再利用水管网,供给室外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及汽车冲洗;
所述新能源应用系统包括设置在屋面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能利用系统。
上述方案中,所述种植屋面的排水系统采用风能虹吸装置排水。
上述方案中,所述风能虹吸装置包括管道、支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支管和第二单向阀安装在管道上,所述支管位于第二单向阀的上方,支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位于支管的端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雨水收集过滤净化系统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和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
上述方案中,所述屋面雨水集蓄系统的雨水收集池上方依次为聚苯板、土工布、土工膜、细沙保护层、凹凸型蓄水板、夯实原土、种植层。
实施本发明的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使得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建筑。
2、本发明可以解决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建筑环保节能、城市内涝、生态建筑等一系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雨水再利用系统示意图;
图3是雨水利用构筑物平面图;
图4是图3中1-1剖视图;
图5是图3中2-2剖视图;
图6是风能虹吸装置的结构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5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