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6053.1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飞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G01R11/24;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箱 电表箱盖 解锁 指纹 电表 存储盒 铰链 密封条 内部电路装置 通风百叶窗 合拢 安装卡条 凹凸结构 采集模块 解锁模块 现实生活 指纹信号 自动找正 玻璃窗 底脚 卡脚 上盖 锁体 下盖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结构由:电表箱盖(1‑1),电表箱底盒(1‑2),指纹信号采集模块(2),内部电路装置(3),存储盒上盖(4‑1),存储盒下盖(4‑2),密封条(5),解锁模块及锁体(6),铰链(7),电表箱玻璃窗(8),通风百叶窗(9),安装卡条(10),自动找正底脚(11),卡脚(12)构成,其所述的电表箱盖(1‑1)和电表箱底盒(1‑2)通过铰链(7)相连,且电表箱盖(1‑1)和电表箱底盒(1‑2)合拢处为凹凸结构,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实用性较强的,以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需求的指纹解锁电表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表箱开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表箱识别解锁技术是机械钥匙、数字密码、IC卡等,使用者对于这些解锁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机械常常被撬或锈蚀不易开启,设置简单密码安全性不高,复杂的密码很难记忆,使用者容易忘记密码,IC卡易掉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实用性较强的,以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需求的指纹解锁电表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结构由:电表箱盖(1-1),电表箱底盒(1-2),指纹信号采集模块(2),内部电路装置(3),存储盒上盖(4-1),存储盒下盖(4-2),密封条(5),解锁模块及锁体(6),铰链(7),电表箱玻璃窗(8),通风百叶窗(9),安装卡条(10),自动找正底脚(11),卡脚(12)构成,其所述的电表箱盖(1-1)和电表箱底盒(1-2)通过铰链(7)相连,且电表箱盖(1-1)和电表箱底盒(1-2)合拢处为凹凸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所述的电表箱盖(1-1)和电表箱底盒(1-2)右侧均加工有一个凸起的存储盒,所述的存储盒由存储盒上盖(4-1)和存储盒下盖(4-2)相互扣合组成,所述的指纹信号采集模块(2)设置在存储盒上盖(4-1)上,所述的内部电路装置(3)设置在存储盒上盖(4-1)内侧,在所述的电表箱盖(1-1)和电表箱底盒(1-2)之间设有一圈密封条(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所述的解锁模块及锁体(6)设置在电表箱盖(1-1)的右侧,为了方便观察到表箱内部的情况,在电表箱盖(1-1)中间设有电表箱玻璃窗(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所述的电表箱底盒(1-2)背面设有通风百叶窗(9),同时底部还设有安装卡条(10),所述的安装卡条(10)内有卡脚(12),所述的自动找正底脚(11)设置在电表箱底盒(1-2)的底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所述的安装卡条(10)中间设有安装隔板(10-4),所述的安装隔板(10-4)上加工有安装孔(10-1),所述的安装卡条(10)底部设有接触角(10-2),上部设有卡槽岸(10-3)。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所述的找正底脚(11)由支撑筒(11-1),调整活塞(11-2),蘑菇脚(11-3),调整弹簧(11-4)组成,所述的调整弹簧(11-4)设置在支撑筒(11-1)内,调整弹簧(11-4)的一端与支撑筒(11-1)相连,另一端与调整活塞(11-2)相连,所述的调整活塞(11-2)设置在支撑筒(11-1)内,所述的蘑菇脚(11-3)与调整活塞(11-2)通过螺牙相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指纹解锁电表箱,其所述的卡脚(12)中间设有螺栓孔(12-1),两侧设有卡凸(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飞,未经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