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生产热轧带钢时温降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6310.1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其;王诚;孙业中;高群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6 | 分类号: | B21B45/06;B21B45/08;B21B37/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生产 热轧 带钢 时温降 控制 方法 | ||
一种减少生产热轧带钢时温降的方法,在低压预冲水管路进行除鳞控制:1)使高压除鳞水管路充满低压预冲水,并从除鳞喷嘴中流出,启动除鳞泵;2)手动使高压除鳞水充满整个管路,并从现场除鳞喷管喷嘴中喷出;3)关闭高压除鳞水,使低压预冲水充满整个高压除鳞水管路,现场除鳞喷管喷嘴中流出低压预冲水;4)启动高压除鳞水自动控制模式;6)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的除鳞信息,关闭不需除鳞道次的低压预冲水;需除鳞道次的低压预冲水保持常开,带钢除鳞时,现场除鳞喷管喷嘴中喷出低压预冲水;带钢离开除鳞位置时,低压预冲水关闭。根据本发明,通过减少高压除鳞水管路中的低压预冲水对轧制过程中高温带钢的冷却,降低出炉温度,减少燃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生产热轧带钢时温降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在高温状态下被氧化,通常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皮。如果在轧制前不能将这层氧化铁皮除去,在轧制过程中它们会被轧辊压入到带钢表面,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另外,残留的氧化铁皮也会加速轧辊的磨损,从而,又降低轧辊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带钢需要酸洗场合,残留的氧化铁皮也会增加酸洗的难度,增加酸耗。
因此加热后的钢坯必须在轧制前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利用高压除鳞水的机械冲击力来除去氧化铁皮的方法是目前最普遍和有效的做法。
现代热连轧机的除鳞高压水主要设置在粗轧机入口的1#除鳞箱、粗轧机入口出口除鳞箱、精轧机入口的2#除鳞箱,精轧机机架间出口除鳞等位置。
其控制方式是在热轧带钢生产之前启动除鳞泵和辅助水泵等,使高压除鳞水管路中充满低压水预冲水并通过喷嘴流出,排除管路中的空气。当热轧带钢到达除鳞点时,依据规程设定喷或不喷出高压除鳞水。为了防止管路中有空气存在导致高压除鳞水喷射时在管路中形成水锤现象,造成爆管故障,通常,在热连轧机生产过程中,管路中的低压预冲水是不关闭的。热轧带钢在出入轧机时即使不需要除鳞,管路中的低压预冲水也会通过喷嘴流到带钢表面,增加了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的温降。
目前使用的除鳞系统管路有两种,如图1、图2所示。
除鳞系统管路由高压除鳞水管路和低压预冲水管路组成,高压除鳞水管路中有一个手动平衡截止阀和一个液压或气动阀;低压预冲水管路有二种,一种是高压除鳞水和低压预冲水分别来自两个系统,高压除鳞水和低压预冲水分别由单独的系统启动;另一种是高压除鳞水和低压水预冲水是同一系统的,第一管路中是高压水,第二管路中是低压水预冲水,是管路中1的高压除鳞水经过节流阀后降压得到。
目前的除鳞系统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启动低压预冲水或启动除鳞高压水泵,第二管路中的低压水预冲水经过手动平衡截止阀充满整个管路,待现场除鳞喷嘴中有流水并持续5分钟以上后,再手动打开高压除鳞水管路中的液压或气动阀,高压除鳞水充满整个管路,从现场除鳞喷嘴中喷出;然后手动关闭高压除鳞水管路中的液压或气动阀,高压除鳞水被关闭,低压预冲水充满整个管路,现场除鳞喷嘴中流出的是低压预冲水。为防止高压除鳞水喷射时高压除鳞水进入第二管路,在第二管路上安装了单向阀。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所有低压预冲水是常开的,高压除鳞水依据带钢位置和规程设定喷或不喷。其缺点是:低压预冲水常开,水流到带钢表面,使带钢的温降加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生产热轧带钢时温降的控制方法,即通过在低压水管路中设置一个手动平衡截止阀、一个过滤器、一个电磁阀、一个压力开关、一个单向阀,通过对低压预冲水管路及除鳞控制程序的改进,实现不需要除鳞时关闭低压预冲水,以消除低压预冲水常开对热轧带钢的冷却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生产热轧带钢时温降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