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6635.X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094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管件 连续纤维 台阶端口 内凹式 热塑性 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状材料 热熔 黏附 四面 松散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用松散的或黏附的纤维状材料增强高分子化合物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包括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高压管件、内凹式三台阶端口、四面热熔接口,本发明强度高,制造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松散的或黏附的纤维状材料增强高分子化合物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
背景技术
连续纤维预浸带芯层缠绕增强热塑性管材,具有耐高压、耐高热、耐腐蚀、长寿命性能优点和流量大、材质轻、重量轻、安装快产品特点,简称高强、薄壁、耐腐、长寿刚芯管。刚芯管属于纤维增强复合管,其品质具有独特优势的环线耐压均匀性、结构结合均一性,是将塑料管的柔性和环型纤维弹性并在高分子化学键合组成具有柔性与弹性兼修的-弹柔性。
与其它钢丝网、孔板钢带、钢骨架等金属增强复合管比较,刚芯管固有均匀性,均一性、弹柔性的品质优势,更加适合于在具有大面积和长距离回填而产生不均匀沉降(拉伸)、整体震动(剪切)与表面冲击(弯曲)的机场、码头、公路等场合使用。
虽然连续纤维预浸带芯层缠绕增强热塑性管材具有耐高压、耐高热、耐腐蚀、长寿命性能优点,但现阶段与其配套使用的管件耐压耐热性与系统接口耐压耐热性是不能满足于管道系统高耐压高耐热长寿的需求。
现阶段与高压RTP管道配套的管件基本都是采用不锈钢管件端口套丝扣后,端口内承插直接插入RTP管道内壁后,在管道端口在液压机作用下外接内螺旋上下卡箍对拉螺栓锁紧。
采用不锈钢管件虽然可以短暂满足于高压高温RTP管道系统的输送介质要求,但使用该管件存在诸多问题:成本高企、金属磨损管道内壁严重接口使用寿命短、安装设备复杂工序繁多、管材管件不同质使用寿命不同步、遇到化工介质输送腐蚀严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压耐热高、制造方便、适用范围广并与RTP管道管道同材质同寿命的高耐压耐热热熔管件及其接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内壁层采用纯塑料制作接口熔接层,增强芯层采用连续纤维预浸带热熔缠绕持力层,面层采用纯塑料保护层,三层面间通过热熔方式熔接组成整体后经后续机械加工、组装组成直接、弯头、三通等高压管件;其特征是:
管件端口呈内凹式三台阶结构,上台阶加长管段作为管道系统抗轴向剪切拉力作用,上台阶加长管段内嵌有玻纤层,二台阶内置式加厚端面作为封闭内插管材断面外露纤维作用,三台阶外凸式端面作为封闭管道系统内壁接口作用;
管件端口四面热熔接口,上台阶加长管段的内壁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外表面熔贴组成管道接口承受高压承压层,二台阶内置式加厚端面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断口上台阶端面表面熔贴组成接口芯层封闭层,三台阶外凸式端面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断口下台阶端面表面熔贴后组成内壁封闭层,三台阶外凸式端面内壁面与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断口上台阶的内面承插熔接,连续纤维增强管材内嵌有玻纤层。
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其特征是:上台阶加长管段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的外壁熔贴组成增强管道来承担接口内压与加长管段承担轴向拉拔剪切应力。
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其特征是:二台阶内置式加厚端面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断口的上端面整体对接并封闭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层防止管内介质渗透到连续纤维增强层。
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内凹式三台阶端口高压管件,其特征是:三台阶外凸式端面与外接承插连续纤维增强管材断口的下台阶端面整体对接形成密闭内壁接口以提高接口抗内压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