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7476.5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8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H01B17/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绝缘壳体 绝缘罩 绝缘管体 配电线路 防鼠蛇 开口 下绝缘筒 左端 横向设置 绝缘伞裙 上端开口 外力破坏 端开口 全绝缘 对杆 下端 裸露 防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包括上绝缘罩和下绝缘罩,所述上绝缘罩包括上绝缘壳体和上绝缘管体,所述上绝缘壳体的下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所述上绝缘管体横向设置,所述上绝缘管体的左端与所述上绝缘壳体的右端的开口相连;所述下绝缘罩包括上下端开口的下绝缘筒体及固定在其底部的绝缘伞裙;所述下绝缘筒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上绝缘壳体的下端的开口相连。本发明的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可以有效全面地对杆刀裸露处实现全绝缘处理,从根本上防范鼠蛇类等所造成外力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一直是一个长年以来悬而未决的难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外破故障原因是鼠蛇类攀爬造成线路短路所导致。随着外破事故次数的增多、影响范围的扩大,配电线路的外破问题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
对于输配电线路防鼠蛇类攀爬目前传统的防护措施,主要采用防蛇刺、驱鸟器装置,防鼠这一块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绿化环境的保护加强,鼠蛇出现的概率将越来越多。而一般的防蛇装置主要靠防蛇刺预防蛇类攀爬,但很多时候会对蛇类照成伤害,从而也间接影响所在地区的生态平衡。虽然目前10kV配电线路已将近100%绝缘化处理,但线路上有些熔丝、杆刀依旧存在裸露点,也成为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所以防蛇刺装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鼠蛇攀爬所造成的外破问题,而且目前杆刀刀头裸露处设计绝缘措施存在较大困难,线路上安装的杆刀关键部件必须“保证导电元件有可靠的对地绝缘、承受导电元件的操作力及各种外力的支撑绝缘子”,但是目前的杆刀刀头裸露处的绝缘距离只有170mm,明显低于200mm干弧距离,一般情况下虽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但只要稍微有异物(如鼠蛇、树枝等),极易造成绝缘距离缩短导致绝缘子闪络而使线路跳闸,另外线路上的杆刀,因其动触头是靠下端基座处转动来分合闸,导电接触部分可以固定,设计个性化绝缘罩对杆刀等导电裸露部分进行遮盖绝缘化处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可以有效全面地对杆刀裸露处实现全绝缘处理,从根本上防范鼠蛇类等所造成外力破坏。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包括上绝缘罩和下绝缘罩,其中:
所述上绝缘罩包括上绝缘壳体和上绝缘管体,所述上绝缘壳体的下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所述上绝缘管体横向设置,所述上绝缘管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横向缝隙,该第一横向缝隙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向下折弯的第一横向连接边,所述第一横向缝隙的前后侧的第一横向连接边通关若干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绝缘管体的左端与所述上绝缘壳体的右端的开口相连;
所述下绝缘罩包括上下端开口的下绝缘筒体及固定在其底部的绝缘伞裙;所述下绝缘筒体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竖向缝隙,所述第一竖向缝隙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向右折弯的第一竖向连接边,所述第一竖向缝隙的前后侧的第一竖向连接边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绝缘伞裙的右部开设有第二横向缝隙,所述第二横向缝隙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向上折弯的第二横向连接边,所述第二横向缝隙的前后侧的第二横向连接边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下绝缘筒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上绝缘壳体的下端的开口相连;
所述第一竖向缝隙的前侧的第一竖向连接边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横向缝隙的前侧的第一横向连接边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横向缝隙的前侧的第二横向连接边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竖向缝隙的后侧的第一竖向连接边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横向缝隙的后侧的第一横向连接边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横向缝隙的后侧的第二横向连接边的左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配电线路防鼠蛇装置,其中,所述下绝缘筒体的左侧开设有第二竖向缝隙,所述第二竖向缝隙的前后侧分别连接有向左折弯的第二竖向连接边,所述第二竖向缝隙的前后侧的第二竖向连接边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7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