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029.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蔺爱国;贺彦涛;丁兴华;申美荣;孙剑珍;马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6;B09B3/00;C02F3/34;C02F11/02;C12R1/125;C12R1/10;C12R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生物酶 地衣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施氏假单胞菌 发酵液 纯菌 菌群 垃圾 二次污染物 发酵培养基 垃圾渗滤液 厕所异味 环保领域 生活垃圾 梯度稀释 工艺流程 无残留 质量份 驯化 振荡 分层 广谱 可用 下层 发酵 应用 无毒 溶解 环保 | ||
1.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所述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的原料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份,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份,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2份,发酵培养基300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垃圾渗滤液利用生理盐水溶解,摇床振荡后静置分层,将菌悬液接入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取下层含有菌体的发酵液转接至无机盐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如此反复进行多次;
(B)吸取定量步骤(A)继续培养所得垃圾无机盐培养基中的发酵液,进行梯度稀释,涂布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若干天,反复驯化,直至得到二株纯菌,即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C)将步骤(B)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施氏假单胞菌,三种菌按比例混合成菌群;
(D)将步骤(C)中的菌群经发酵培养基培养得到垃圾除臭生物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发酵液是将垃圾渗滤液用生理盐水溶解放置在摇床振荡后,静置分层,将菌悬液接入无机盐培养基中,在10-15℃摇床培养10-15天,取下层含有菌体的发酵液转接至无机盐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0-15天,如此反复进行3-6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二株纯菌,即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是将发酵液进行梯度稀释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28-33℃下培养8-15天,对培养的菌落进行观察,选择数量适中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反复进行,直至得到二株纯菌,即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固体培养基按质量组成为:牛肉膏0.5份,蛋白胨1份,NaCl 0.5份,纯水98份在pH为7.0-7.2,121℃蒸汽灭菌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菌群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施氏假单胞菌按1:1:1的比例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原料为:水解糖2.5份,玉米浆2.5份,酒糟1份,尿素0.5份,纯水93.5份在pH为6.8-7.0,30℃下培养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0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