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阻力测试天平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8055.4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刘引;郑铭阳;陈超;高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3/12 | 分类号: | G01G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韩德凯;李伟波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部 上板 上孔 双孔 下孔 空气阻力 传感器 天平 传感器配置 测试 纵向配置 配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空气阻力测试天平,包括:2N个双孔梁传感器,以及上板;2N个双孔梁传感器配置在上板的下方,并与上板固定连接;每个双孔梁传感器包括梁部、上孔和下孔,上孔和下孔沿梁部的纵向配置,上孔配置在梁部的上部,下孔配置在梁部的下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阻力测试天平。
背景技术
在测量平板摩擦力的装置中,一般将试件放置于与风洞管道平齐的 有气流流动的风洞中,利用应变片测得试件的应变从而测得试件表面的 摩擦力。一般的阻力天平是如图1所示的这种单支点的应变阻力天平。 但是,这种天平在测得试件的表面的摩擦力的同时还会测得压差力以及 压差力的力矩。而压差力在z方向上是不均匀的,所以其力臂是随着整 个z方向变化的。同时,还存在着沿z方向的力产生的力矩。这么多的 力使力的测量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压差力的力矩不明确和存在z向的力 矩产生的应变。下式为单支点天平受力表达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测量沿流向的阻力,本公开设计了双孔梁 式的测力传感器,可以利用双孔梁的结构特点消除z向的力矩和由于压 差力力臂不确定带来的测量不确定性,从而使传感器只测量到沿流向的 力,从而增加天平的精确性。本公开的空气阻力测试天平通过以下技术 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空气阻力测试天平,包括:2N个双孔梁 传感器,以及上板;N为正整数;
2N个所述双孔梁传感器配置在上板的下方,并与上板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双孔梁传感器包括梁部、上孔和下孔,所述上孔和所述 下孔沿所述梁部的纵向配置,所述上孔配置在所述梁部的上部,所述 下孔配置在所述梁部的下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双孔梁传感器还包括第一 应变片、第二应变片、第三应变片和第四应变片;所述第一应变片和 所述第三应变片配置在所述梁部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一应变片和所述 第三应变片关于所述下孔对称配置;所述第二应变片和所述第四应变 片配置在所述梁部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二应变片和所述第四应变片关 于所述上孔对称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梁部为长方体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均为圆形 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梁部的上端与所述上板固 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2N个所述双孔梁传感器呈矩形 分布在所述上板的下方。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板为矩形平板,2N个所 述双孔梁传感器分别配置在靠近所述矩形平板的四角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下板,所述下板用于将 2N个所述双孔梁传感器的梁部的下部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双孔梁传感器的上孔 和下孔沿所述梁部的纵向连通。
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空气阻力测试天平对所述 上板的上表面的摩擦力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上板进行原始受力分析,上板原始受力为:切向摩擦力 Fτ,力臂未知的压差力F(Z)Δp和z方向的力Fp;
2)对步骤1)中的上板的原始受力进行简化,将整个流向上所述上 板受到的总的力大小平移到上板的底部,简化为:整个流向上所述上板 受到的总的力大小平移到上板底部后受到的力的大小F,力的平移引起的 力偶矩M,以及z方向的重力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器材零件用台式压力计
- 下一篇:一种多梁式结构弹性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