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模具复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8734.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信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B29C4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复位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注塑模具复位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模模座、上模、导柱、下模、矩形空腔、复位保护装置、下模模座,上模与下模呈上下结构设立并且二者机械配合,下模固定设于上模模座底部,下模固定安装在下模模座上,下模模座与下模之间设有矩形空腔,复位保护装置设于下模模座与下模的内腔中,本发明通过动力驱动装置、机械驱动机构、卡杆机构、滑动机构、连接机构、驱动控制装置以及机械固定装置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即使抽芯电磁阀故障时,顶针仍然可以正常运行,从而保障模具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避免撞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注塑模具复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常用的注塑模具中,没有设置模具复位保护装置,设备无法识别模具顶针是否完全复位,带有抽芯模具在顶针没有完全复位的情况下进行合模,发生模具顶针与抽芯机构干涉现象,两者发生碰撞,易导致模具顶针损坏。
目前,塑料注塑件在生活用品、电子产品或汽车装饰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塑料注塑件是通过塑料合模机加工而成的,塑料合模机的工作状况直接决定注塑工件的质量。在现有的合模机中,需要顶杆将注塑完成的工件顶下,之后顶杆复位,开始模具的下一次合模。
上述动作中,合模动作由合模电磁阀控制动作,顶杆复位动作由抽芯电磁阀控制,其中,合模电磁阀是根据设定的合模时间来控制合模动作的,如果模具润滑不好或设备抽芯电磁阀故障时,顶杆复位时间过长或者不能复位,这样就会造成撞模。在塑料注塑行业中,上述撞模现象经常发生并且是无法预测、阻止的,特别是有立体纹或腐蚀面的模具,一旦发生撞模,模具损坏,不仅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也会产生高额的模具修理费用。另外如果不能将模具修理到理想效果时,以后的生产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从而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产压力。
现有技术注塑模复位依靠抽芯电磁阀控制,在抽芯电磁阀不能正常工作时,顶杆复位时间过长或者不能复位,会造成撞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注塑模具复位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模模座、上模、导柱、下模、矩形空腔、复位保护装置、下模模座,所述的上模与下模呈上下结构设立并且二者机械配合,所述的下模固定设于上模模座底部,所述的下模固定安装在下模模座上,所述的下模模座与下模之间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的复位保护装置设于下模模座与下模的内腔中;
所述的复位保护装置由连接线、动力驱动装置、机械驱动机构、卡杆机构、滑动机构、顶针固定座、顶针伸缩杆、伸缩杆凸起、凹槽、顶针、连接机构、驱动控制装置组成;
所述的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机构、驱动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通过机械驱动机构与卡杆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卡杆机构与滑动机构机械配合,所述的顶针固定座设于下模模座内腔底部面板中央,所述的顶针通过顶针伸缩杆与顶针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顶针伸缩杆与顶针相连接的一端上固定设有伸缩杆凸起,所述的顶针上与伸缩杆凸起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与伸缩杆凸起相配合,所述的连接机构将动力驱动装置与滑动机构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信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信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终端生产模具
- 下一篇:一种辅助安装日期章镶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