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节水灌排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849.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全;吕梦薇;董启兴;王婷;赵学梅;赵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E02B11/00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水分传感器 控制装置 出水装置 供水装置 稻田 稻田节水 稻田土壤 控制系统 土壤含水量 电性控制 对比结果 控制模块 农田灌溉 自动灌溉 土壤 补水 预设 抽出 发送 传输 | ||
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属于农田灌溉技术领域,本发明设置有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在稻田的土壤内,用于感应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土壤水分传感器将产生的实时含水量值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装置分别与土壤水分传感器、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电性控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土壤水分传感器传输来的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并将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与控制装置内预设的土壤含水量值进行对比,控制装置并依据对比结果来控制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的动作,以给稻田补水和将稻田内多余的水分抽出。从而实现稻田自动灌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田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稻灌溉方式通常采用大水漫灌,其水分利用率只有20%-30%,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稻田需控水灌溉。实践表明浅、湿、干控水灌溉能使根系面积及活力提高28%以上,使水稻养分吸收谐调、抗旱节水,有利于高产。因此不论水资源丰富还是贫乏,为了水稻超高产需进行控水灌溉。控水灌溉时,其灌溉量比常规灌溉方法节水56.9%,因此水稻栽培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控制,不利于用水的精细管理和合理化灌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稻田节水灌排控制方法。
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在稻田的土壤内,用于感应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土壤水分传感器将产生的实时含水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土壤水分传感器、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电性控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土壤水分传感器传输来的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并将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与控制装置内预设的土壤含水量值进行对比,控制装置并依据对比结果来控制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的动作,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在判断模块内预先设定有土壤含水量对比值,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到的稻田土壤实时含水量,并将采集到的稻田土壤实时含水量与判断模块内预先设定的土壤含水量对比值进行对比,得出对比结果并将对比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判断模块传输来的对比结果控制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的动作;出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管、集水池、第二水管、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集水池通过第一水管与稻田连通,第一水管与稻田连通的一端端口设置在稻田的最高水位的位置,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集水池内,同时集水池通过第二水管与供水装置连通,以将集水池内的水导流至供水装置内再利用,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水管的中部,且第一单向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单向阀的水流方向设置为集水池流向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池、第三水管、水泵和第二单向阀,供水池的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与稻田连通,第三水管与稻田连通的一端端部设置在稻田的最低水位的位置,水泵设置在第三水管与供水池连通的一端,且水泵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单向阀设置在第三水管的中部,且第二单向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单向阀的水流方向设置为供水池流向稻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感应智能浇花水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绿化带智能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