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唇鮠人工繁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984.5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繁育 驯化 孵化 亲鱼 投喂 虾苗 下塘 精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 受精卵 催熟 蝌蚪 孵化网片 亲本培育 人工催产 人工授精 天然饵料 鱼苗培育 孵化池 规模化 鸡蛋黄 微流水 枝角类 饵料 出膜 豆浆 放入 精养 卵黄 泼洒 摄食 水蚤 小鱼 暂养 粘附 鱼苗 注射 繁育 生长 培育 | ||
一种粗唇鮠人工繁育的方法,亲本培育与选择:亲鱼来自野捕,经一年暂养驯化达到亲鱼标准;人工催产:采取两针注射,提前催熟的办法;人工授精:将受精卵均匀粘附于孵化网片上,放入孵化池微流水孵化;粗唇鮠孵化出膜;刚孵化出的小鱼,形似蝌蚪,靠其自身卵黄供给营养,两天后,个体长至3cm,这时投喂其水蚤、鸡蛋黄、青虾卵作为其饵料;一星期后下塘;繁育青虾苗,待虾苗孵出后,随即泼洒豆浆,既培育虾苗,又维持大型枝角类生长;当鱼苗长至35mm,下塘后15天时,开始投喂人工精饲料;弥补鱼苗培育后期天然饵料不足,又达到将粗唇鮠鱼驯化为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粗唇鮠鱼以后能进行规模化精养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粗唇鮠人工繁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粗唇鮠(Leicassis crassilabrus Günther)属鲇形目鮠科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汉水干、支流及湖泊中,属小型经济鱼类。因无鳞少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野生资源量很少,只占鮠科渔获物的10%。
因此提供一种养殖繁育粗唇鮠的方法,从而扩大粗唇鮠供应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唇鮠人工繁育的方法,包括亲本培育与选择、人工催产和授精、人工孵化和幼苗培育等环节。本发明能够获得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且肉质优的粗唇鮠人工苗种,对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增加淡水养殖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粗唇鮠人工繁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亲本培育与选择:亲鱼来自野捕,经一年暂养驯化达到亲鱼标准;亲鱼的规格雄鱼30--40cm,体重500--1000g/尾;雌鱼10—20cm,体重200—300g/尾;挑选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分明,手压腹部有流动感,生殖孔微红略外突的雌鱼和身体瘦长、生殖孔微红生殖乳突膨大的雄鱼作为亲鱼;雄性生殖乳突在繁殖季节特别明显,可长达1—2cm,可作为雌雄鉴别标准,同时一般雄体比雌体要大1/3—1倍;用小型挖卵器检查,进一步确定雌鱼成熟度;
步骤二、人工催产:采取两针注射,提前催熟的办法,针距17h;第一针作用是催熟,促进雌雄鱼性腺同步发育,因此药量不宜过大;第二针主要作用是促其排卵排精,药量应适当加大;按13—17hs预计效应时间。具体针剂用量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王浆自动取虫吸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黄颡鱼与江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