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滑动凸轮轴致动器销位置输出信号进行噪声滤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9884.4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D·R·弗纳;T·卡恩珍妮特;T·P·菲利帕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G01B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邓雪萌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凸轮轴 致动器销 位置 输出 信号 进行 噪声 滤波 方法 | ||
一种对滑动凸轮轴致动器销位置输出信号进行噪声滤波的方法,包括:确定发生在预定输出信号周期测量窗内的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并且基于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建立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此后,来自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由控制模块监测,并且相应地拒绝发生在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之外的信号以防止响应于错误触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可变阀升程(VVL)系统的滑动凸轮轴致动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滑动凸轮轴致动器销位置输出信号进行噪声滤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燃机包括可由至少一个凸轮轴的凸轮凸角致动的进气阀和排气阀。在一些配置中,凸轮轴被构造有滑动凸轮轴组件,其具有用于改变发动机阀升程的多级。例如,两级滑动凸轮轴可包括用于将发动机阀提升到最大距离的高升程凸轮凸角位置和用于将发动机阀提升到低于最大升程距离的低升程凸轮凸角位置。
至少一个滑动凸轮轴致动器固定在内燃机上用于改变多个凸轮凸角之间的位置。具体地,凸轮轴致动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销可操作以选择性地接合被配置在形成于滑动凸轮轴组件上的凸轮轴轴套的周边上的移位凹槽。当凸轮轴组件旋转时,选择致动器销以移入凸轮轴轴套的移位凹槽中,这导致滑动凸轮轴组件沿着凸轮轴轴线移位到不同位置。当滑动凸轮轴的位置移位时,根据改变的凸轮凸角位置不同地致动进气阀和/或排气阀,例如,滑动凸轮轴可从高升程凸轮凸角位置移动到低升程凸轮凸角位置,这进而导致发动机操作不同。
因此,滑动凸轮轴致动器是VVL滑动凸轮轴系统的正确操作(具体是致动器的销相对于延伸到移位凹槽以及从移位凹槽中缩回进入凸轮轴轴套)中的重要部件。致动器的销位置由感测装置跟踪,该感测装置输出指示销位置的数字信号,例如,从LOW转变为HIGH的信号输出指示延伸的销位置,并且从HIGH转变为LOW的信号指示缩回的销位置。监测销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允许发动机控制器确定凸轮轴致动器是否正确响应于其命令以致动销来改变可变阀升程状态。
应当明白的是,来自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易受在车辆操作期间由外部环境或其它部件产生的电噪声的影响。这种电噪声可能被发动机控制器读取并错误地感知为销位置状态变化,这进而可导致设定诊断故障代码并且无意地执行补救措施。因此,需要对滑动凸轮轴致动器销位置输出信号进行噪声过滤的可靠手段以防止对发动机控制器的错误反馈。
发明内容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对滑动凸轮轴致动器销位置输出信号进行噪声滤波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一种对滑动凸轮轴致动器销位置输出信号进行噪声过滤的方法包括确定在预定输出信号周期测量窗内发生的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又另一方面包括基于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建立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并且另一个方面包括监测来自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并且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方面包括拒绝发生在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之外的信号。
示例性实施例的又另一方面,其中确定发生在预定输出信号周期测量窗内的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进一步包括基于预定标称输出信号周期和预定标称输出信号周期的百分比来建立预定输出信号周期测量窗。并且另一个方面,其中基于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建立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进一步包括将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增加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的预定百分比。并且又一方面,其中监测来自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进一步包括读取从滑动凸轮轴致动器的霍尔效应传感器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又一方面包括使用控制模块来监测实际销位置输出信号周期。根据该实施例的又另一方面,其中拒绝发生在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之外的信号进一步包括滤除发生在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的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的信号。并且又另一方面,其中拒绝进一步包括滤除发生在销位置输出信号滤波器窗内并且具有小于或大于100%占空比的预定百分比的占空比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9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