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支撑轨道装置以及辅助支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0245.X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昭赢;陈冠琪;邹永泉;廖伏建;陈山象;范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转体 辅助支撑 齿条 轨道装置 滚动小车 过渡支架 辅助支撑系统 滚动 齿轮配合 齿条转动 齿轮 桥梁 焊接 转动 稳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支撑轨道装置以及辅助支撑系统,涉及桥梁转体技术领域。该辅助支撑轨道装置包括底板、过渡支架和齿条。底板用于供滚动小车滚动,过渡支架焊接于底板的一端,齿条固定安装于过渡支架上,且凸出于底板设置,齿条呈弧形,齿条用于与齿轮配合,在需要对桥梁进行转体时,齿轮相对于齿条转动,从而带动滚动小车在底板上运动,进而使得转体桥发生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辅助支撑轨道装置由于采用了供滚动小车滚动的底板以及凸出于底板设置的齿条,所以能够在转体桥两端转体重量相差过大时辅助支撑并完成转体动作,结构简单,稳固可靠,实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转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助支撑轨道装置以及辅助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主要应用于上跨峡谷、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撑的情况。转体桥的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球铰、滑道、牵引系统组成,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
发明人研究发现,当转体桥球铰支点的两端转体重量相差过大时,仅靠在短臂端配重已经无法满足转体平衡条件,此时为极不平衡的转体施工,危险性高,施工复杂。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辅助转体的辅助支撑轨道装置以及辅助支撑系统特别是在桥梁转体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支撑轨道装置,结构简单,稳固可靠,能够在转体桥两端转体重量相差过大时辅助支撑并完成转体动作,实用高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支撑系统,结构简单,稳固可靠,能够在转体桥两端转体重量相差过大时辅助支撑并完成转体动作,实用高效,安全性强。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辅助支撑轨道装置,应用于辅助支撑系统,辅助支撑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齿轮和滚动小车,辅助支撑轨道装置包括底板、过渡支架和齿条,底板用于供滚动小车滚动,过渡支架焊接于底板的一端,齿条固定安装于过渡支架上,且凸出于底板设置,齿条呈弧形,齿条用于与齿轮配合。
进一步地,齿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和传动部,安装部与过渡支架固定连接,传动部凸出于底板设置,传动部用于与齿轮配合。
进一步地,过渡支架包括支撑件和安装板,支撑件的一端与底板焊接,另一端与安装板焊接,安装板通过锁紧螺栓与安装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与底板和安装板垂直。
进一步地,过渡支架还包括多个肋板,多个肋板平行间隔设置,肋板相邻设置有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与底板连接,第二平面与支撑件连接,第三平面与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底板呈弧形,底板包括多个底板本体,多个底板本体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辅助支撑轨道装置还包括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包括承重台和多个承重柱组件,多个承重柱组件依次间隔设置,承重柱组件的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承重台连接,底板安装于承重台上。
进一步地,承重柱组件包括多个承重立柱和多个连接筋,多个承重立柱间隔均匀地分布,相邻两个承重立柱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进一步地,底板靠近承重台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工字形,加强筋与承重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