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沥青用均匀加热的熔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0298.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花;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维花;王丹 |
主分类号: | C10C3/12 | 分类号: | C10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壳体 熔融装置 控制器 均匀加热 石油沥青 活动板 控制键 前表面 移动轮 工作台 沥青 活动配合连接 一体化结构 环形包围 间隙配合 智能活动 上表面 输送管 下表面 智能化 边角 加热 熔融 打碎 焊接 平行 垂直 | ||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沥青用均匀加热的熔融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活动调节熔融装置、活动板、控制器、控制键、移动轮、装置壳体、工作台、输送管,移动轮两两相互平行同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装置壳体下表面的四个边角,工作台垂直于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同时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活动板位于装置壳体的前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控制器设于装置壳体前表面的右侧,控制键呈现环形包围着控制器并且与装置壳体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熔融装置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使得装置能够将内部的沥青进行均匀的加热,同时可以将沥青打碎以便于熔融工作的进行,从而达到使得熔融装置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石油沥青用均匀加热的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熔融,是指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增大,导致结晶破坏,物质由晶相变为液相的过程。是一级相转变,有热焓、熵和体积的增大。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但现有技术的熔融装置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无法使得装置能够将内部的沥青进行均匀的加热,同时无法将沥青打碎以便于熔融工作的进行,从而无法使得熔融装置更加的智能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石油沥青用均匀加热的熔融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活动调节熔融装置、活动板、控制器、控制键、移动轮、装置壳体、工作台、输送管,所述移动轮两两相互平行同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装置壳体下表面的四个边角,所述工作台垂直于装置壳体的上表面同时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板位于装置壳体的前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器设于装置壳体前表面的右侧,所述控制键呈现环形包围着控制器并且与装置壳体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输送管嵌入智能活动调节熔融装置的内部并且与智能活动调节熔融装置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调节熔融装置垂直嵌入装置壳体的内部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智能活动调节熔融装置设有活动过滤装置、负压吸附装置、活动粉碎装置、转动配合装置、电磁加热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调节装置;
所述转动配合装置位于设备内部的左侧同时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裹着转动配合装置的外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过滤装置位于转动配合装置的上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负压吸附装置位于活动过滤装置的上端面的右侧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粉碎装置与负压吸附装置相互平行两者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调节装置位于转动配合装置的下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垂直于动力调节装置的下表面两者通过带体配合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维花;王丹,未经陈维花;王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