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0948.2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宙;陈家伟;林彬;兰洪智;齐发中;黄柳元;林荣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构成的循环主路,第二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构成的循环辅路,控制系统还包括采样单元、压缩机驱动单元及主控制单元,蒸发器及采样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压缩机驱动单元电性连接在压缩机及主控制单元之间,主控制单元还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及电磁阀;采样单元用于实时测定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向主控制单元输出;压缩机驱动单元用于根据主控制单元的输出向压缩机输出驱动信号;主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开度,进而分别调节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及压缩机排气过热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采暖系统技术领域的控制电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变频热泵厂家的变频热泵无法很好地协调统筹各方面的技术,无法达到高效节能的控制效果,或者存在低环温下制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国外的一些变频热泵控制器则存在着价格过高,且不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的缺点。因此,目前国内急需一款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能适应超低环境温度的高性价比变频热泵控制器。
另外当前的主流低温热泵系统,在电压波动较大的区域,无法正常工作,因煤改电热泵机组集中开启,国家在电网改造配套方面存在滞后性,在部分区域,夜间热泵集中开启后,导致整个区域的电压低于热泵允许的使用电压,以至于在低压情况下热泵设备无法有效给用户提供采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稳定运行的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构成的循环主路,第二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构成的循环辅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采样单元、压缩机驱动单元及主控制单元,所述蒸发器及采样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驱动单元电性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及所述主控制单元之间,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及电磁阀;所述采样单元用于实时测定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向所述主控制单元输出;所述压缩机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制单元的输出向所述压缩机输出驱动信号;主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开度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开度,进而分别调节吸气过热度及排气过热度。
本发明的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中,所述采样单元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处的用于检测翅片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入口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压缩机吸气口处及压缩机排气口处的用于检测压缩机第一吸气口的吸气温度的第四温度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压缩机排气温度的第五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冷凝器出水口处及回水口处的用于检测出水温度的第六温度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回水温度的第七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超低温热泵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直流风机,所述压缩机包括直流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驱动单元包括滤波整流器、功率因数校正升压器、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控制芯片,所述滤波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升压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升压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所述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分别电性连接直流压缩机及直流风机,通过功率因数校正升压器以使直流压缩机及直流风机在电压不稳定情况下仍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