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牛膝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0969.4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邹翠;李斌 |
地址: | 625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牛膝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牛膝的种植方法,依次包括三年种植步骤;本发明可以在川牛膝的种植过程中对川牛膝进行提头,提头后的川牛膝,根茎露于地面,防止了其他须根的生长,有利于主根吸收营养,便于主根生长,大大提高了川牛膝的浸出物含量和杯苋甾酮含量,同时提高了川牛膝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川牛膝栽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川牛膝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010616309.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川牛膝的繁育方法。本发明的川牛膝繁育方法,包括采集种子、人工处理种子、整地、播种、栽种及生长管理、适时采收种子等步骤,其中人工处理种子的方法为在0℃-4℃条件下贮藏步骤(1)采集的川牛膝种子60-80天,于15-25℃、5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处理24-36h,晾干,于0℃条件下继续保存30-50天;按每穴8-10粒种子在良种繁育基地上进行播种,每亩施用KH 2 PO 4 为25-35公斤。按照本发明方法繁育川牛膝,整地、播种,出苗后川牛膝出苗率达90%以上,田间苗势整齐,性状一致,播种后3年采收川牛膝药材,川牛膝药材亩产可达600-800公斤(干重);药材中杯苋甾酮含量可达0.04%以上。该专利只是公开了一种川牛膝的繁育方法,主要是通过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处理川牛膝种子后,来播种和繁育苗种,从而实现增产。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而目前,传统3年生的川牛膝有效成分中浸出物为68.0%-72.0%,杯苋甾酮为0.035-0.042%。因此急需一种通过改变种植方法来提高川牛膝有效成分中浸出物和杯苋甾酮的含量的技术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提出一种川牛膝的种植方法。本发明可以在川牛膝的种植过程中对川牛膝进行提头,提头后的川牛膝,根茎露于地面,防止了其他须根的生长,有利于主根吸收营养,便于主根生长,大大提高了川牛膝的浸出物含量和杯苋甾酮含量,同时提高了川牛膝的产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川牛膝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三年种植步骤:
第一年种植步骤包括:
育苗整地:选海拔1200-2200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和排水方便的荒地作为繁育种植基地,繁育种植基地的土壤依次进行松土、整平和垒箱,垒箱是指根据繁育种植基地的长度按1米的宽度垒成育苗垒箱;垒箱的目的是便于排水、除草、打药和进行田间育苗管理;
育苗:站在箱面的两边将川牛膝苗种均匀撒在1米箱面上,川牛膝苗种撒播完成后,再覆盖1-1.5厘米厚的浮土,便于种子保湿,而且防止种子被太阳晒干,干燥地区可进行人工洒水保湿;
第一次锄草:播种当年5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锄草;幼苗刚出土,株高6厘米左右时锄草,株间杂草用手扯;
第一次施肥:在第一次锄草后,按每亩1500-2000公斤施人畜粪水;或按每亩50-100公斤腐熟饼肥加水1500公斤施肥;
第二次锄草:6月中、下旬苗高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锄草,株间杂草用手扯;
第二次施肥:在第二次除草后,按每亩1500-2000公斤施人畜粪水;或按每亩50-100公斤腐熟饼肥加水1500公斤施肥;
第三次锄草:8月上旬苗高28-32厘米时进行第三次锄草,株间杂草用手扯;
第一次打药:为了防止虫害大猿叶虫,用亚胺硫磷8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第二年种植步骤包括:
移栽整地:整地、垒小箱,小箱宽度15-30厘米,小箱长度3-5米;垒箱的目的是为了排水、除草、施肥、喷洒农药,便于日常田间管理和采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