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影响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1118.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君;周红兵;赵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Q10/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 工程施工 评估 工程施工进度 工程施工图纸 水平位移观测 采集 监测和分析 初始数据 对比分析 全部检测 缺陷检测 施工过程 垂直度 沉降 综合分析 评判 化解 监测 检测 记录 矛盾 | ||
1.一种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影响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收集拟建工程及相邻房屋的相关资料,制定检测、监测方案,根据拟建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邻房屋的图纸、现场资料布置沉降、垂直度观测点;
步骤2)采集相邻房屋初始数据,对相邻房屋的墙体、梁、柱、楼面、外墙散水部位的结构构件的外观缺陷进行检测,是否存在裂缝及外观损伤;
并且采集相邻房屋外墙的垂直度、水平位移初始值以及相邻房屋的沉降初始标高;
若相邻房屋本身存在结构构件外观缺陷,或是超过规范允许值的垂直度偏差的,应根据技术标准判断其安全性和使用性;
步骤3)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情况,采集相邻房屋阶段数据;
对外观缺陷检测应进行至少三次,首次在工程开工前,末次应安排在工程完工后,首次和末次之间的一次在基坑支护施工工序完成后,在首次和末次之间需要进行监测;
对相邻房屋的沉降、垂直度及水平位移观测,首次观测应在工程开工前,末次观测应在工程完工后,在首次观测和末次观测之间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至少每月一次;
步骤4)全部检测和监测完成后,对每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过程记录,综合分析、评判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是否产生影响;
若施工期间相邻房屋结构构件外观缺陷、垂直度、沉降及水平位移无显著变化,可判断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未造成明显影响;
若出现显著变化,且可排除非工程施工影响源,判定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造成了影响,并进一步根据相邻房屋最终结构构件外观缺陷检测、沉降观测、垂直度观测及水平位移观测结果,根据技术标准判断其安全性和使用性,得出判断影响程度的评估结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影响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相邻房屋数据时,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外观损伤检测,对于房屋结构构件上存在的裂缝,采用裂缝观测仪观测裂缝最大宽度,记录裂缝的宽度、长度及走向,并拍照记录;
采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观测相邻房屋外墙垂直度和水平位移初始值;
采用水准仪观测相邻房屋的沉降初始标高;
所述裂缝观测仪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夹设固定拍照设备,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拍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上设置有拍摄口,所述支撑底架与支撑框架平行设置,所述支撑底架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底架位于拍照设备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夹块,两个所述夹块之间相对的侧面设置为夹紧侧边,所述夹紧侧边位于支撑底架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夹紧侧边倾斜设置并与承载板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所述夹紧侧边相对的夹块的另一侧面设置为弹力侧边,所述弹力侧边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夹块的两个端部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由燕尾凸块和燕尾槽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影响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平行设置有两个侧边架,所述支撑梁与侧边架之间通过螺钉锁固,所述燕尾槽设置在侧边架上,所述燕尾凸块设置在夹块的端部上,所述夹紧侧边与承载板上均设置有柔性保护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影响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和围护板,所述支架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和支撑底架连接,所述围护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架之间,所述围护板内表面设置有色彩区分涂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施工对相邻房屋影响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折叠杆,三个所述折叠杆之间配合形成支撑空间,在支撑空间内设置有遮挡套,所述遮挡套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和支撑底架连接,所述折叠杆的关节处设置有定位锁紧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11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能耗管理装置
- 下一篇:餐饮智慧云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