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2142.7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莘;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24/08;H04W24/1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控制 轨道交通 大数据 通信系统 列车控制系统 业务流水 比对 多业务通信系统 抓取 车载终端 呈现系统 发生故障 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 先进手段 业务传输 业务数据 运行状况 运行状态 行车安全 核心网 监测 归类 承载 列车 挖掘 分析 维护 管理 | ||
1.一种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包括设备:线路中心CBTC主机(1) 、核心网交换机(2) 、线路中心监测单元(3) 、核心网(4) 、CBTC监测主机(5) 、LTE基站(6,7,8,9) 、LTE车载终端(10,11) 、车载交换机(12) 、车载CBTC设备(13)、车载监控单元(14) 、CBTC监测主机(15) 、网络A、网络B,其特征在于:将线路中心CBTC主机(1),核心网(4)接到核心网交换机(2)上,在核心网交换机(2)一侧安装线路中心监测单元(3)以及CBTC监测主机(5),核心网下挂两个LTE网;车载终端A(10)与B(11)都接入到车载交换机(13);将车载CBTC设备(13)接入到车载交换机上,在车载交换机一侧安装车载监测单元(14)以及CBTC监测主机(15),工作原理:在LTE-M通信系统核心网一侧与车载终端一侧分别将LTE-M通信系统承载的列车控制CBTC业务数据抓取、分析、归类、挖掘、提取、报告;采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实时呈现系统运行状况,并通过与列车控制业务流水比对,实时监测LTE-M系统的运行状态;在列车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给出相关时段LTE-M的工作状态,并通过与列车控制业务流水比对,判断该故障的原因是否出自LTE-M通信系统;LTE-M承载CBTC的数据传输信息可以得到全面实时大数据监测,属于CBTC系统运行维护的先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列车的行车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4)是一种将业务提供者与接入网连接在一起的网络,通常指除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之外的网络部分,核心网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系统支撑部分;核心网部分就是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是把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主要是涉及呼叫的接续、计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交换机(2)是放在核心网的交换机,核心网交换机(2)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拥有相当数量的插槽,具有强大的网络扩展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BTC(1):随着通信技术特别是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开始研究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实现车—地之间的双向通信,并且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很容易实现移动自动闭塞系统,大量减少区间敷设电缆,减少一次性投资及减少日常维护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灵活组织双向运行和单向连续发车,容易适应不同车速、不同运量、不同类型牵引的列车运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中心监测单元(3)与核心网交换机(2)连接,用以获取线路中心的全部数据流信息,车载监测单元(14)与车载交换机(12)连接,用以监测车载交换机的全部数据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列车控制业务传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TE基站(6、7、8、9),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一个基站的选择,需从性能、配套、兼容性及使用要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其中特别注意的是基站设备必须与移动交换中心相兼容或配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和基站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1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